前沿与展望(二):2022年教育学部特聘教授学术报告会 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时间:2022-12-20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教育文化心理学的丝绸之路

描绘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未来图景

为了可持续未来的早期教育

具身化模仿学习

教育哲学的新领域

 

12月15日下午迎来了五场干活满满的精彩报告,从1点半开始一直持续至6点20分,是2022教育学部特聘教授报告会最为密集的半天。报告人大咖云集,有丹麦奥尔堡大学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心前主任Jaan Valsiner教授、意大利萨伦洛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系终身教授Giuseppina Marsico、UNESCO 组织未来素养实验中心前主任Riel Miller博士、西挪威应用科技大学学前教育学系前系主任Åsta Birkeland 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副主席、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人类学教授Christoph Wulf、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澳洲教育哲学学会主席Marek Tesar。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陈红燕担任下午场的主持人及回应人,学前教育学系副教授何敏、教育学系博士生于金申分别作为回应人参与本场报告会。

(参会嘉宾线上合影)

 

(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陈红燕主持报告会)

 

(丹麦奥尔堡大学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心前主任Jaan Valsiner教授、意大利萨伦洛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系终身教授Giuseppina Marsico合作报告)

本报告视频回放链接:http://www.ed.ecnu.edu.cn/en/?p=5021

Jaan Valsiner教授和Giuseppina Marsico教授合作完成主题为“教育文化心理学的丝绸之路(Silk Road of Cultur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的主旨报告。Giuseppina Marsico教授首先介绍了报告主题的由来。所谓的“丝绸之路”是指目前位于上海的创新性学习、教学环境及实践的“未来基础教育理念”卓越中心。该中心由华东师范大学、意大利萨勒诺大学、巴西萨尔瓦多巴伊亚联邦大学、卢森堡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和丹麦奥尔堡大学联合创建,旨在推动中国同其他国家之间有关教育文化心理学的学术对话,增强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国际流动性,开展全球性的实验研究,从而打造“无边界”的学术共同体。Jaan Valsiner教授进一步深入阐释了文化心理学的内涵以及文化心理学是如何建构性地作用于教育心理学及教育实践。

何敏副教授作为“丝绸之路”项目的发起人之一,介绍了该项目的开拓意义,她对该中心在过去几年中对项目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再次强调了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交流合作的学术圈对教育实践活动、学术交流合作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UNESCO未来素养实验中心前主任Riel Miller作报告)

UNESCO未来素养实验中心前主任Riel Miller的报告主题为“描绘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未来图景:为什么以及如何想象未来的重要性(Making the Futures of AI in Education: Why and How Imagining the Futures Matters?)”。他描绘了未来教育中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两种方式:一是人们在现实教育场景中使用的人工智能;二是人们在想象的未来教育场景中使用的人工智能。实际上,二者都建立在预期模型之上,而正是预期模型塑造着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决定着人工智能的未来形态。Riel Miller教授指出,人类对人工智能以及未来教育做出的贡献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想象和利用未来的能力,因此研究者们应当注意仔细探讨关于“未来”的不同表述。

教育学系博士生于金申目前在巴黎高科路桥学院设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研究教席进行访学交流,他以访谈者的身份,从学术生涯发展规划、中国的现代化教育以及如何与全球化教育接轨的角度向Miller博士提出精彩问题并邀请其分享。

 

(西挪威应用科技大学学前教育学系前系主任Åsta Birkeland 教授作报告)

本报告视频回放链接:http://www.ed.ecnu.edu.cn/en/?p=5061

Åsta Birkeland教授分享的主题为“为了可持续未来的早期教育——国际趋向(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Futures–Glocal Approaches)”。 她重点介绍了由西挪威应用科技大学主持的KINDknow研究中心在可持续的早期教育上挖掘的一些研究议题和理念,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并详细介绍了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两项研究项目。Åsta Birkeland教授指出,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不能仅用单一的“全球化”或“本土化”维度来解释,因为两者总是彼此独立又相互交织。因此她建议研究者和教育者们既要“因地制宜”,也要具备全球化意识。

何敏副教授在回应中分享了自己与Åsta Birkeland教授在挪威一同开展科研项目的经历,并邀请Åsta Birkeland教授为在线观众分享更多相关早期教育的研究案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副主席、德国柏林自由大学Christoph Wulf教授作报告)

本报告视频回放链接:http://www.ed.ecnu.edu.cn/en/?p=5064

Christoph Wulf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具身化模仿学习:一种未来教育的视角(Embodiment through Mimetic Learning. A Perspective for the Future Education)”。他在报告中强调,模仿学习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学习者们可以通过感官、想象和身体动作吸收新知识。而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儿童也总是通过社会和文化层面上对成年人的模仿来完成自身的成长。Christoph Wulf教授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身体模仿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重视情感、想象力在教育过程中的价值。

陈红燕副教授对Christoph Wulf教授提及的模仿学习的重要性表示认同,指出模仿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但并非教育的最终目的。她还提到,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我们不能遗忘教育中的人文视角,不能停止对人类自身的叩问与反省。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澳洲教育哲学学会主席Marek Tesar教授作报告)

本报告视频回放链接:http://www.ed.ecnu.edu.cn/en/?p=5067

Marek Tesar教授通过视频录播的方式分享主题报告“教育哲学的新领域:儿童教育研究的未来(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a New Key: The Future of Childhood Education)”。 Marek Tesar教授带领大家梳理了教育哲学中儿童观的萌芽与发展,从历史维度阐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儿童观的变化。他指出,未来的儿童教育哲学应当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重新建构和理解对儿童和童年的概念;我们需要理解儿童和其他社会群体、非人类实体一样,对当代社会有着影响和塑形的作用。他提议关注儿童本身的需求,把童年看成一种逐渐形成的过程,并用一种超越主体性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儿童教育。

 

图/文:国际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