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由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办的高校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点在普陀校区办公楼二楼小礼堂举行专家咨询会议暨行业导师受聘仪式。该硕士点为国内首个以培养立足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解决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问题,传播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经验的卓越高校管理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硕士点。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生管理与就业创业工作研究分会副理事长解汉林、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汪歙萍,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学籍学历学位处副处长韩扬眉、干部郑丽亚,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谢永康、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范慧慧、上海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宋丹萍、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韩燕岑,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学籍学历学位部部长罗岳峰、副部长袁栋、干部部卢琼、干部张旖旸,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赵健、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李海生、学生职业发展中心主任章晶晶、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闫露、教育学部党委副书记沈晔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参会。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教授主持。会议聚焦全国首个高校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与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路径展开深度研讨。

会议伊始,吴健副校长致开场辞。他首先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及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在学科建设、政策研究等领域给予的鼎力支持致以诚挚感谢。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高校治理现代化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撑。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培养具备精准化管理理念、智能化管理技术和专业化工作能力的管理人才队伍,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需求,率先设立全国首个高校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点,旨在破解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国际视野欠缺”等现实难题,希望各位专家能够为项目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将高校管理专业硕士项目建成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高校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他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携手各界专家共同打造高校管理人才培育“示范田”,为教育强国建设输送更多“懂政策、善治理、有情怀”的专业化队伍,助力我国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会上,上海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韩燕岑与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姚荣首先对双方合作情况展开介绍。双方均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探索高校管理专业硕士项目的创新模式,推动高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进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合作研究等方面的合作。随后,华东师范大学为来自高校管理领域的多位专家举行高校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特聘顾问、行业导师受聘仪式,期待未来培养更多扎根中国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校管理人才。

为破解高校管理人才培养中“理论脱离实践”的核心痛点,直击高校管理人员“培训资源分散”等现实瓶颈,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岳英和上海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宋丹萍分别汇报“案例中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课程建设”“上海高校学生管理智慧学习平台建设”课题。两项课题从“人的专业化”与“工具的智能化”维度重构课程体系,与会专家围绕学生事务管理创新、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及服务高质量就业等内容展开点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闫露书记对会议进行总结。她首先对与会专家的精彩发言和建议表示感谢,认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华东师范大学在高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与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的深度合作,学校将进一步完善高校管理专业硕士项目的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做出积极贡献。闫露书记强调,未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将继续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高校管理领域的专业硕士学位点,华东师范大学高校管理专业直面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重大命题,致力于填补我国高校专业化管理人才缺口。专业课程聚焦学籍管理法治化、学生发展精准化、校园治理智能化三大战略方向,着力破解传统管理模式中“政策落地难”“服务效能低”“国际对标弱”等痛点,为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为教育治理现代化输送兼具政策高度、实践深度与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本次高校学生管理专家咨询会议暨行业导师受聘仪式的成功举办为破解当前学生管理难题、服务高质量教育发展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标志着高校学生管理从经验驱动向科学治理转型的关键突破,为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文:余敏、王婧

图:刘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