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国:实证研究已经成为教育学科学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动力

发布时间:2021-11-02浏览次数:2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编者按:2021年10月30日,第七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开幕。论坛主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在论坛开幕式暨第五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上发表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在线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在北京师范大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和光明日报的协同下,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的第七届在云上云下拉开了序幕。首先,我向这次获奖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向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组织和参加这次活动的领导、老师、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发展到现在,所取得的进展和进一步发展的态势十分令人欣喜和鼓舞。无论是学术论文奖,还是学位奖的质量都有显著提高。记得第一届评奖的时候,看到一篇好文章大家就会欢呼雀跃,可是到了今年,好文章多得令人不忍割舍。7年来,实证研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看,都发生了飞跃,发展的成效超出了预期。

现在,实证研究已经成为教育学科学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动力。在教育部的文件中,多次专门强调要加强实证研究,要作为一种学术导向。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的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在各大教育期刊的论文选择中,”是不是实证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标准。教育学能不能够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准,能不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性。这个专业性和科学性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专业性就没有科学性。而专业性很重要的就是方法论的规范和创新。人类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方法的创新、方法的改进。在实证研究的推动下,科学不断发展、进步,教育学也同样如此。

通过教育学工作者多年的共同努力,实证研究的论文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一大批优秀的研究队伍尤其是青年学者成长起来。首先是设计。对于怎样进行一个好研究,怎样开展研究,研究的设计意识、设计水平在明显提高。第二个,实证研究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在明显提高。开始确实存在着为方法而方法,为数据而数据的情况,因此也受到了一些诟病。但任何事总有一个发展过程,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教育实证研究的理论水平明显提高了。更重要的是,理论越来越扎实,越来越跟实践相呼应,更好地指导了实践,也更好地提升了理论。中国教育学的学术论文越来越多地、越来越快地走向了世界;中国的教育学的论文在世界上的阅读量和被引用量也越来越高;中国的教育学话语权在全世界也日渐提升。

在理论水平提高的同时,方法的先进性也大幅提升。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怎样能用更加科学的、更加复杂的方法来研究,这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很多论坛如果没有专门的研究、没有专业的素养,你是听不明白的,也是参与不进去的,”谁都可以讲几句”的时代即将过去。今年刚刚公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授予了用复杂系统方法研究教育的成果,它把教育的经济贡献说明白了,为教育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诺贝尔奖把经济学奖授予给关于教育的研究,也表明了在教育研究中方法论的成功。我特别高兴看到,从去年到今年,各个论坛提出的问题和探讨的方法的专业性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今年十几所大学教育学院主持的论坛和多位杰出学者领衔的独立论坛,从标题上看就令人耳目一新,这些题目在五年前是不能想象的,是根本提不出来的。

现在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也吸引了很多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研究人员的参加。兄弟学科的同仁们感叹这几年教育学的进展这么快啊!以前,像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等等,是有点瞧不起教育学的,毫不客气地讲,”你们搞的是什么研究啊?”可现在,很多其他学科的同仁们都感叹,”我们落后了,我们要跟不上你们的发展速度了”。实证研究不仅促进了教育学自身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整个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改进。

实践证明,现在教育学的学术论文受到尊重的程度提高了,学科的尊严也在提高。自说自话、尽情发表主观意见和感想的论文已经难有发表的机会,在各种论坛报告中也越来越不受欢迎。只有立足于事实,有根据、有数据的研究才有分量,才有价值。当然,我们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复杂的、变化着的教育形势,教育研究还很不适应教育实践的要求,实证研究的整体水平与科学化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一件值得持续去做的事情,不断地提高教育研究的科学水平,不断地提高教育研究的社会贡献,教育学的同仁们,让我们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