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场平行分论坛在海内外同步举行第七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开幕

发布时间:2021-11-02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做好一件事情不难,

难的是七年都在坚持做好一件事情。”

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于10月3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开幕。


论坛开幕

本届论坛以线上线下融合为导向,采取“线下分布,云端同步”形式。各主持单位分别在北京、长春、长沙、重庆、广州、贵阳、杭州、金华、兰州、南京、南通、曲阜、厦门、上海、深圳、武汉、西安、中国香港和美国华盛顿、明尼苏达等地同步举办分论坛。遍布海内外的29场分论坛在CCtalk统一平台页面向全球发出中国教育实证研究者的声音,约百万人次共同关注。


共同事业 统一平台

本届论坛除了在线形式创新,还在方法内容上进一步拓展创新。从传统的实证研究方法论坛拓展到聚焦专门领域的专题论坛,方法不断精进、团队牵引力不断增强。在国内17所高水平高校继续聚焦不同教育实证方法平行论坛的同时,由成员遍布全球的12个分主题实证研究团队首次举办12场专题研究平行论坛和SAGE出版社工作坊。

更为精细的研究方法、对问题更为实在的关注、与论坛主题更为适配的论文,为推进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实证研究提供了典型范例,为提升中国教育研究的水平和话语权提供了可靠保证,为中国教育实证研究走向世界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与路径。

“期刊与作者面对面”是从第五届开始的创新环节。本届”面对面”更加注重回应作者关切,期刊主编直击问题关键,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进行了拓展与创新。一是从现场”面对面”到云端”面对面”;二是从期刊主编与作者互动交流,期刊主编与论坛获奖者座谈,拓展到实证研究获奖者与青年学人的分享交流;三是在实时互动的基础上,预先收集作者共同关切问题。在本届论坛中,共有50多位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和地区的学生和学者提出了问题,内容涉及期刊发文的”选题””录用””投稿过程”和”建议”等领域。

28家教育学高水平期刊担任论坛学术支持单位,继续为我国教育实证研究人才的培养、为高水平的教育实证研究成果的推介和发表提供开放共享的平台,继续巩固学者与期刊沟通的”桥梁”地位,发挥”纽带”作用。第五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者参与分享,在交流会中畅谈优秀成果的”炼成”经验,共同汇聚成多声部、多样态的扎根中国的教育实证研究。截至当晚论坛结束,四场活动,线上参与人次共计两万余人,回放参与人次持续攀升。


“期刊与作者面对面”主题沙龙


8位获奖者代表现场分享研究成果

第五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与本届论坛同时组织开展。经高校教育学院(部)(35家)、重要教育研究杂志(19家)及教育研究院所(2家)等67家单位推荐,本届共有298篇学术论文、88篇学位论文参评。经初审、函评、终评三轮评审,最终评出10篇优秀学术论文和10篇优秀学位论文。

英文的优秀论文和优秀学位论文的首次出现,标志着实证论坛正在跨越语言的边界成为国际交流的平台。


获奖证书


荀渊教授主持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荀渊教授主持,论坛主席袁振国教授为获奖者颁奖,每位获奖者将获得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睿易教育实证研究专项基金提供的奖金。



袁振国教授为获奖者颁奖


袁振国教授在颁奖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通过多年的共同努力,实证研究论文本身的水平有着明显提高。他认为,实证研究不仅促进了教育学自身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整个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改进。他勉励研究者们要不断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社会贡献。

本届论坛共收到会议论文投稿423篇,17场平行论坛共有260余人次进行主题报告。内容涉及教育定性比较分析、教育质性研究反思与前瞻、教育调查的方法与技术、教育中的多层线性分析、教育中的案例分析、教育质性研究中的观察策略、教育混合研究设计、教育中的循证研究、教育扎根理论研究、教育量化研究反思与前瞻、教育中的因果推断分析、教育图像与视频分析、教育叙事与生命史研究、教育民族志方法、教育的中介与调节效应、教育中的测量评价技术、教育中的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领域。

此外,12个专题研究团队近170余人次的分享更是聚焦当前国内外教育研究的前沿主题展开,内容涉及大学生学情调研、国际教育测评、教师情感劳动、”寒门贵子”问题、社会情感能力、情境教育、高等教育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网络分析、音乐教育和教育公平等热点议题。通过将方法和问题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将新时代高水平教育实证研究持续推向深入。

第七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上海在云端集聚教育实证研究力量,吸引了海内外学者积极参与,推动了教育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还将继续面向全球传递新时代中国教育学研究范式变革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