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丨祝刚:名师工作室跨区“动起来”

发布时间:2021-04-21浏览次数:2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通过共建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成为许多区域的共同选择。上海市另辟蹊径,由闵行区、普陀区与奉贤区联合探索”跨区联动名师工作室”的新模式,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向纵深发展。

跨区联动名师工作室以闵行区第三中学的生命科学名师工作室为主要载体,生命科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构建”命题—上课—听评课—论文”循环式的培训机制,逐步形成以专家指导与学员自研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专题突破与全面提高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同时,跨区联动名师工作室在学、思、研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进行跨区域交流、优势互补,让工作室成员向着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方向迈进。工作室的具体培训方式体现了”四抓”——抓思想作风,抓理论学习,抓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提升,抓教学与考试研究。作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实践模式,跨区联动名师工作室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进行跨边界学习。跨区联动名师工作室中来自不同区域、学校与年级的教师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学习边界。此外,教研员、高校专家的加入,使工作室中的教师有更多跨越边界学习的机会。在工作室活动过程中,通过共通的知识领域、共同关注的主题,参加跨区联动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可以通过观摩、参与式学习、听评课等活动,了解并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同时,工作室成员也可以在工作室主持人与教研员的互动中,不断反思与转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与教学方式。

通过与来自不同组织背景的专业人员的交流学习,教师可以进行不同类型的跨边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储备。如在工作室中,通过专家和主持人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关键能力”和”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与评价”等专题讲座,教师相应地进行磨课、构建模型与精准教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在不同边界间不断流动,教师学习更加多元化并具有针对性。

二是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跨区联动名师工作室体现了扁平化、民主化、协作式的管理机制。在整个工作室的活动中,行政权力让位于课程与教学方面的专业领导力;融合了教师的个性、特色发展与集体、合作式发展路径;将教师的长远发展愿景与短期发展目标相融通,注重通过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跨区联动名师工作室通过发展教师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和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促进教师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三是重构教师专业身份。在跨区联动名师工作室中,参与活动教师的专业身份经历了”回归””拓展”和”超越”三种转换。”回归”指教师的身份由真正的教育者转变为”学习者”。在跨区联动名师工作室中,教师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集体备课、磨课、上课、听评课等活动,不断学习来自不同名师和优秀同行的先进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与课堂教学模式。”拓展”指教师在跨区联动名师工作室中,通过对各种教师专业活动进行诊断、改进、反思、总结与优化,不断开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领域,提升专业学习的层次。”超越”是在”回归”与”拓展”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路径的教学活动,实现向教育家型教师的身份跨越。


四是教师知识的网络共享。知识共享是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的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共同追求上,通过各种交换形式和传播途径,与其他教师进行知识分享的动态过程。在上海市跨区联动名师工作室中,工作室主持人和教研员将他们丰富的学科教学方法分享给有成长需求的教师。从本质上而言,教师的知识共享是网络上的一种社会行动。而跨区联动名师工作室所具备的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组织特征,变传统的讲授、说教为体验、互动,让知识共享成为可能。

相比于单一的、缺乏联动的名师工作室,上海市跨区联动名师工作室所进行的教育实践创新,可以不断重组不同区域、组织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在促进不同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探索出一条新路。

阅读原文

作者丨祝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来源丨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