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田爱丽:教育信息化平台开发的重点转向——从“基于内容”到“基于数据”

发布时间:2019-03-05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在应用驱动创新、机制撬动应用的教育信息化改革进程中,有诸多因素或制约、或促进着教育信息化实践的深入推进。就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而言,硬件设施设备的更新、优质数字资源的丰富、数据平台的优化,则是三项最为基础与核心的保障要素。而在当前及未来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数据为王”时代,对于平台开发而言,已经从“基于内容”转向了“基于数据”。高度重视和实现平台的数据价值,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平台开发的重中之重。而无论是内容的承载,还是数据的采集,相应的设施设备的不断更新与优化亦是基础工程。

设施设备的更新是承载内容与采集数据的基础

不断更新与完善的硬件设备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推进的基础,这主要包括网络宽带的架构建设以及相关终端设备的更新。终端设备的更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室内的智能设备,如黑板逐步演变成了电子白板、液晶白板、触控一体机;二是学生学习的手持终端,如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网络宽带的架构,从最初的电话拨号上网、到有线网络,再到3G、4G的无线网络,逐步改善着上网的便捷与流畅度。然而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推进,学校内智能终端密度增大,并发量大,数据的采集也从以往的word、PPT文档类的数据过渡到更多的视频数据。这就对宽带网的承载量和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相信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这一问题会得以有效解决。当然,与此相应的网络稳定性、安全性等的要求都日益在提升,随着上述智能终端设备与网络宽带的更新,传统教室正逐步升级为智能物理空间。

教育信息化实践过程中,设施设备是一个需要持续迭代和更新的基础工程,诚如火车的升级换代从原有的绿皮火车,更换到动车,再到今天的高铁,不断的升级换代是提高效率、增强体验的重要保障。各地量力而行,为教育教学信息化提供好良好的硬件支持。教育信息化实践中,没有良好的设备基础是不行的,但是仅有先进的设施设备也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有优质的在线内容和强大的数据分析平台。

基于内容的平台开发是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的保障

在有了上述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在线数字资源的开发、丰富与优化就成了学校教学实践改革的重点关注。近5年来,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学术组织、部分企业牵头组织学校教师建设了“一师一优课”、教学视频音频、以及各种AR/VR(虚拟现实)、游戏类教学资源等。有的学校自身就完成了各学科微课资源的建设,有的区域教育局牵头本区域学校教师建设全覆盖的微课资源。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自2013年通过组织全国中小学教师和高等院校师范生微课大奖赛的方式,征集了全国C20慕课联盟学校教师制作的各学科、各学段的微课资源,完成了微课资源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精的三阶段转化。再如,上海市教委组织该市各知名高中建设了上海高中名校慕课平台,汇集了上海市各知名高中的研究型拓展型慕课。

这些数字化教学资源分布于各种平台和APP应用程序中,为学生在线学习、教师备课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与保障,这一阶段也被称为“内容为王”的时代。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而言,会制作、善寻找自身或学生所需要的资源,是信息化时代的一项重要能力。当然,对于不同平台上教学资源如何进一步优化、丰富,如何在更大范围内共享,打破机构与区域间界限,真正体现互联网开放与共享理念,则是需要进一步考量之处。总之,截至目前,经过近5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在线教学资源已经相当丰富。而在当前云计算和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建设的另一重点则是基于数据的平台开发与完善,对于师生教与学而言,仅有先进的学习设备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是不够的,更需要关注的是基于平台的教与学的数据分析与呈现。只有做到了对学生学习数据的广泛收集与科学分析,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因材施教的理想。

基于数据的平台建设是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的关键

在线教学与管理平台,有以承载内容为主的平台,还有以收集、测评和反馈数据为主的数据平台。在当前以及未来云计算和大数据背景下,有了硬件的支持,有了在线教学资源的保障,教育信息化则进入了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实际运用过程中,基于师生键盘或其他设备点击操作产生的数据是一类数据,基于物联网智能终端自动采集的数据是另一类数据。这就需要教育信息化平台开发过程中,根据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本理念,从数据的生成和收集,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再到数据的分析、使用和共享,高度重视和实现数据的价值。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平台开发的重点所在,也是决定教育改革实践是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建设教育数据平台方面的思路则是应用驱动创新,具体如下:第一步是需求调研,调研学校、教师、学生与家长在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平台建设需求,尤其是教学数据分析和呈现方面的需求;第二步是基于上述调研,聚焦并清晰定义几个明确的需求问题,提炼出具体的教育问题和技术;第三步是围绕需求的问题,开发与设计人员进行头脑风暴,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第四步,系统架构师、教育专业人员、数据科学专业人员一起进行数学模型建构,设计和开发平台;第五步,将数据平台提供给学校师生试用,在试用过程中不断优化与完善。基于此,学校师生使用数据的分析与呈现,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教育科研人员基于数据呈现,开展科学研究,共同致力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和办学质量的完善。

显然,在数据平台开发过程中,仅有信息技术是不够的,尤其是基于学校师生教学需求的平台解决方案,需要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有机整合学科教学、评价学、教育心理学和信息技术、软件工程师等方面专家的知识和智慧。只有真正高度整合了几方面的智慧,切实做到了协同创新,才有可能构建良好的模型与算法,才有可能开发出科学有用的数据平台,切实服务于师生的教与学。基于数据的平台开发与完善,既是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的难点也是关键点,既是撬动教育教学和学校整体转型的关键,也是教育研究从思辨走向实证、教育科学从经验走向科学的关键。需在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下,多方聚力,协同推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走进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美好明天。

阅读原文

作者|田爱丽(我校教授,华东师大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

转自华东师范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