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的理想是点燃每个人希望的火焰,促进所有人的自由发展。但是,工业革命后,教育越来越成为传授标准化知识技术的工具,分数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评价标准,人——个性化、生动活泼的人在教育中越来越模糊。而人工智能在教育上的广泛使用,为教育回归本源,为教育、教师聚焦于学生、聚焦于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人工智能正以超过人们预想的速度迅速发展,推动诸多领域的效率提升和创新。相对于人工智能在通讯、金融、交通、物流等领域的运用来说,教育还无法相比,即使与医疗、法务、财务等领域相比,教育也明显滞后。但随着语音识别、面部识别、深度学习、穿戴技术、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整体突破,随着个人大数据计算能力加强和运用,人工智能引发教育大变革的时代逐渐临近了。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给人们带来很多闲暇时间、学习时间,人们“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哲学批判”,不再固定于某一职业,自由发展的梦想有可能成真了。
提到教育,我们就会想到学校,想到有围墙的校园,一间间教室、一排排桌椅,我们所熟悉的教育是固定的人在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学习固定内容的教育,而互联网、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形态,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学习任何内容,也就是从固定教育走向泛在教育。现在已经可以看到有一些体制外教育机构的泛在教育雏形。它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教室,甚至没有固定的教师,却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学员。在那里,网络就是校园,电脑、手机就是教室,能者即为教师,逐渐呈现出从“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的转变,人的自由选择性空前增加。
因材施教,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是教育实现真正人的回归的前提。人类的教育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我称之为“个性化的精英教育”“集体性的大众化教育”“个性化的大众化教育”。人工智能可能实现在大众教育背景下的个性化教育:
——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人工智能通过记录、分析学生学习的过程数据,发现学习的特点和障碍,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智慧教师”和人类教师的协同工作,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教师的智能化助手,让他们从低附加值的简单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适时测评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心理,通过一些智能化的穿戴设备采集学生的数据,经过比对常模可发现学生在体质健康、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等的情况,形成监测报告,提供个性化教育建议。
人工智能将催生出更多的岗位和职业。同时,会改变原有工种、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像教师职业,当重复性的、机械的劳动被人工智能代替的时候,个别化的“教练”、以学定教的导师、情感交流的心灵师,一定会大受欢迎,并会产生大量的新的岗位需求。这将极大地促进教师教育的改革,改变教师培养的形态,改变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使教师能够胜任更复杂、更富有情感、更具艺术性,也就是更具独创性的工作,使教师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换言之,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极大地解放教师,让教师的工作重点回归人的心灵导师。
作者|袁振国(我校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来源|文汇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