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钟启泉:能动学习培育关键能力

发布时间:2017-11-23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微信图片_20171127082254

 

能动学习不是单纯记忆知识,而是基于素质与能力的教学指向,培育儿童成为出色的问题解决者。比如,去超市买番茄,作为数学教学的内容是“每筐番茄的分量”,但现实中每筐番茄不仅个数不同,而且大小、品种也有微妙差异,是难以简单地比较的。然而,恰恰这种情况,反而会使得儿童切实感受到自身的生活实感与关注点,展开体验性学习,并通过不同立场与经验的伙伴之间的对话深化学习。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把真实的番茄引进课堂,儿童的思考变得现实。同时,作为数理学科本身的探究也更逼近学科的本质。尽管这样的真实性学习境脉纷繁复杂,可正是这样的状况下学会的知识,才经得住复杂纷乱的现实情境的考验。

“知识社会”是新的知识、信息、技术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领域的活动基础,飞跃地增加其重要性的社会。这种知识社会所必需的“生存能力”,正是“终身学习的能力” “主体思考的能力”。它是受学习动机支撑的“自学能力”,不是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而是能够自我判断自己的不足之处,主体地获得必要素质与能力的“自学能力”。与其说是满足于“知道”水准的知识的量,不如说是更迫切要求的“问题解决能力”。所谓“问题解决能力”,包含了在问题情境中能够运用的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之类的“认知技能”,以及学习意欲的激发与维系、人际关系调整与协同之类的“社会技能”。

当代世界的学校教育,旨在提升教育质量而共同追求的一个方法论,就是实施“能动学习”。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众多国家作为教育目标而实施的“能动学习”的特征。同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背景的传统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对比之后,得出如下结论:新的信息与既有知识的链接、因果关系与证据的探究、基于对话的知识建构、学习者自身学习过程的反思,是“能动学习”中必要的过程。而作为达成“能动学习”的学习方法,则是重视“协同”与“探究”的过程。拥有主体思考能力的人才,从学生的角度看,是难以在被动学习的场域里培育的。这就要求从历来的知识传递、灌输中心的教学,转型为“能动学习”。这种学习通过师生相互沟通和一起切磋琢磨,在相互的刺激中形成智慧成长并让学生主体地发现问题。它超越了倾听这一单向知识传递的被动学习。

在能动学习中,突出了“参与”与“外化”。所谓“参与”,就是要求学习者能够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因此,认知动机头等重要,必须满足“期待”(该课题是自己想解决的)与“价值”(该课题是否有价值)两个侧面。它也影响到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内容、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习环境)的质。所谓“外化”,是指自己的思考借助发表、写作、图式化等方法加以可视化。一种思考一旦可视化,就能同其他成员一道发现理解的不充分之处,以及这种思考同他种思考之间的链接。通过这样的教学,学习目标发生变化——指向超越了知识习得活动与认知过程“外化”的伴随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掌握的技能与态度(通用能力),在走上社会之后是有用的。

“能动学习”意味着教学范式从“教”转向“学”。它”有别于以往教师的单向讲授,包括了学习者能动地参与学习的所有教学方式,诸如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体验学习、调查学习等,是学习者主体的深度学习。在能动学习中,过去受到重视的知识、技能与今天关注的“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与“主体学习的态度”均被当作综合学力,成为培育的目标。学习者通过能动学习,培育认知的、伦理的、社会的能力以及涵盖了教养、知识、经验在内的“通用能力”。其特征是,不仅要求个人主体学习,而且要求小组的协调学习、共同探究以及活用学到的知识。这种教学不仅培育知识,而且也培育沟通能力、综合学力,更有助于学习者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换言之,“能动学习”有助于学习者把平日学到的知识同社会问题的解决链接起来,成为发现自己兴趣与爱好、思考未来自己生存方式与工作的一种契机。

哈佛大学教授瓦格纳(T.Wagner)在他的《未来学校》中,强调21世纪所期待的人才素质,重要的不在于“专业知识的有无”,而是“提问能力”“沟通能力”“协同能力”。21世纪的优质教学包含如下要素:第一,学习能力的养成。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切中要害的书面语言能力或是口头发表的能力。第二,学习动机的养成。通过参与讨论、设计、见习、写作,拥有刨根究底的钻研精神与拓展兴趣的机会,提升学习积极性。第三,达成度不是通过纸笔测验,而是借助真实性评价来鉴定。知易行难,真实性评价不同于纸笔测验,并非轻易可得,需要探索可靠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技术。

阅读原文

作者|钟启泉(我校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我校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