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逐步建立,教师身份逐渐从精英走向大众,其形象亦随之变化。但广大教师依然持守奉献精神,赢得了“春蚕”“春泥”“红烛”“园丁”等伦理喻象。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传统伦理型社会日渐解体,以个体为视域中心的世俗化社会来临,新型教师伦理形象开始建构起来。
一方面,“普通个人”成为教师的第一身份形象,从而把教师从传统教师伦理共同体的身份中解脱了出来。同时,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地位的时代,个体的利益取向、经济驱动被激发出来,与之相关的“利益人”教师形象在一定意义上取代了传统的“人师形象”或“春蚕形象”。
另一方面,专业化浪潮推动了“专业人形象”的建构。社会开始更多地以专业化标准来衡量教师,更为注重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素养,而非传统的德性。如此,“专家型教师”“名师”等“能师形象”成了一些人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与之相伴,传统的“德性之师”伦理形象日渐远离人们的视野。
前些年,教师校外兼职、重功利而不重教育,学生不尊重教师、师生关系恶化、家校矛盾冲突等现象,成为一大热点争议话题。虽然不少事件是个案,未必能够全面反映教师形象的真实情形,但一定程度上值得全社会警惕和反思:如何重建既有传统伦理品质又具现代专业素养的教师整体形象?
应当看到,就目前我国教师的学校生存方式而言,我们仍然具备重建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的基础性平台。例如,构建和发挥“学科带头人群体”“骨干教师群体”“新入职教师群体”等专业性基本平台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教师之间进行专业交流和学习,而且有助于形成教师的情感、精神和事业共同体。又如,从国家、省市、区县、学校以至于民间,还需进一步开发和借助评价考核、制度建设、社会文化建设等措施,既为教师提供形象引导,也能够约束教师的行为。
作者|卜玉华(我校教授)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