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在首届“教育实证研究专题论坛”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2015-10-23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tongshijun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非常欢迎大家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出席首届教育实证研究专题论坛,在此,我谨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实证研究”这个词,作为一个哲学专业背景的管理者,我读到之后有特殊的感觉。我们在研究现代西方哲学时,就会想到实证主义。我们跟一位同事合写《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代的西方哲学》的时候,国内学术界一般是把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对立面来看待的。但我们在那本书里面力图纠正这样一种倾向,即认为一旦从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出马克思主义以后,西方哲学就不再有特别重要的进步了。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是不是就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可讲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其实还是有非常重要的发展的,包括他们对于科学的思考,也有许多值得我们重视的见解。特别是对实证科学,对实证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研究。实证科学既是区别于日常经验,也是区别于思辨哲学的。马克思恩格斯当时之所以批判孔德,批判实证主义,是因为孔德在主张实证主义的时候,把实证科学与思辨哲学对立起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思辨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因而把辩证思维与实证科学对立起来是不对的。但在反对这种对立的前提下,马克思恩格斯是高度肯定实证科学成果的。

但是,同样的话在不同语境当中有不同的含义。在西方,在实证科学传统非常强的文化当中,说要克服实证主义,与在中国,在实证科学传统于近代要引进、要建立、要发展的语境当中,同样说要克服实证主义,含义是很不一样。同一种争论不加区别地引进了不同语境以后,结果往往是很不一样的。在中国的土地上,以辨证逻辑的名义来贬低形式逻辑,以哲学思辨的名义来贬低实证科学、贬低实证研究方法,现在来看,这样一种倾向在中国带来非常大的危害。

我们今天开这样的会议,也是建立在对我们自己科学传统反思的基础之上,也是在对我们教育科学研究传统反思的基础之上,来直面问题,实质性地推进我们科学研究。最近几年来,很多人都在讲基于证据的评价,比方说清华大学的深化综合改革的方案中,强调基于证据的教学评估。其实,不仅仅是评价要基于证据,决策同样要基于证据,我们研究更要基于证据,因为我们研究本来就是要找真理,找真相,找事实。这个研究不仅包括理论研究,而且包括决策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跟全国各个高校、研究机构的同行一样,在实证研究方面有一点收获,有一点体会,也有一点经验,甚至也有一些教训。我们今天开这样一个会议,是希望大家能在一起分享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一起研讨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来一起推进我们承担的重要责任及使命。

毛主席有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其实毛主席还有一句话引用得很少,叫“没有好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好的调查就是科学的调查,是有科学方法论指导的实证研究。我个人认为,实证研究不仅从大学的科学研究使命来看是重要的,从大学的人才培养使命来看也是重要的,因为我们教育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才,不仅要有健全常识,不仅要有深刻思辨,也要有实证研究的能力。从大学的专业教育来说,这种能力的训练是更加重要的。实证研究与社会服务也有关系,我们不仅要进行决策咨询,而且提供数据服务,使得决策活动不仅仅是基于证据的,而且是基于数据的,甚至基于大数据的。实证研究还有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重要意义。对证据的态度,对数据的态度,对基于证据和数据的实证研究的态度,是一个文化问题。轻易地用居高临下的态度来贬低实证研究,是一种不那么科学的文化的产物和表现。有时候文化的改变可能要比课程的改变和评价制度的改变更难。所以我们在一起是要做一个持续的努力,让全社会,包括我们学术界,真正重视实证研究,在好的调查的基础之上拥有真正的发言权。

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希望我们会有实证研究成果,为整个学术界尤其是教育科学界提供帮助,并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智慧。再次感谢各位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对华东师范大学的工作予以支持,在此基础之上,希望我们未来能够加强合作,共同进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