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底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时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要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回到这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具体目标,其中之一是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和国际原创性成果。
2017年,“双一流”建设必将深入推进。由于涉及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学术竞争格局的调整,作为一项重大的公共政策,“双一流”建设的政策设计和实施是否会加剧教育不公平?如何兼顾学术卓越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双重目标?
2016年6月《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普通高校本科出身的名校研究生——我们为何沦为“学渣”》的报道,描述了我国部分普通高校忽视学生系统、扎实的学术训练,却以学生考研为办学目的的现象。残缺的知识结构和储备,让那些在激烈考研竞争中有幸胜出的普通高校本科生,在进入名校研究生大军后依然要经历学术发展的迷茫。这则报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当前不同层级院校办学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这种矛盾折射出社会公平、教育质量和学术发展的多重意义。
局部地看,学术和教育资源向少数名校和学科聚集,可以为“双一流”建设带来短期效应。但如果将眼光放到国家的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我们就需要反思由此带来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的代价。如同上述报道所说,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已经传导到知名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未来更广泛的学术资源配置动向及其对教育质量和公平的影响更值得关注。“双一流”建设应该成为一流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一部分,而不是用前者替代后者。
面对非重点院校那些可以“自己把自己讲晕”的教师、陈旧的教材和不断降低的教学标准,我期待同属一个高等教育体系下的广大师生,有机会共同参与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分享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带来的红利,而不是任其陷入一个分裂制度的洼地。
作者|侯定凯(本校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科学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