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话语研究范式的转型与反思(1979-2015) |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徐文彬

发布时间:2015-11-17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xuwenbin

各位专家学者,大家好!

我听过一句话,如果我们不懂得测量,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将是贫乏的。如果我们只懂得测量,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可能是肤浅的。

首先我介绍一下背景,当下的话语转型或者话语的变化太快了,包括课堂话语,在日益翻新。在这当中有一个不变的问题,人的问题,或者育人的问题。

课堂话语、研究范式,我们对其理解是不同的。课堂话语我们强调的是课堂中的言说,就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言说。研究范式是研究者对某一研究领域或对象所持有的信念,以及在研究过程中所依据的理论及其所运用的方法的综合体。

在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我们运用一些具体方法,有的老师喜欢用思辨,思辨最核心的是逻辑分析,当然还有简单的描述统计、图谱分析和文献分析。

数据来源一个是期刊文献,再就是图书和硕博士论文。我们在1991年之前,我们对人文社科的杂志没有分所谓的核心、非核心。1992年开始有所谓的核心,1998年开始有CSSCI,数据库范围1979年到1991年是全体,1992年到1998年是核心的范围,1998年到现在是CSSCI期刊。三个时段期刊分别是全部期刊、核心期刊、CSSCI期刊。

范式梳理我们限定在期刊文献,图书有专著、教材,有创造性的成果都会以期刊、论文方式呈现。范式与研究者的信念有关,这种信念有可能是没有意识的,它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话语和育人的关系假设,话语与育人的关系是直接指向育人本身,这可以归入内容层面…直接指向课堂话语之间的关系,可以归在形式层面。根据我们搜索来的期刊大概分为这两类,但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的可能。理论有教育、语言、心理、社会等,依据这方面的若干理论,对话语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分为实证和思辨两类,但也不排除其他的。梳理是局限于期刊范围的,对于范式的分类图种有实线和虚线之分。信念有两类,理论有四类,方法上有两类,一共有16种。

我们收集到的文献范围有局限,但显然可以看出,不同研究者对范式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归纳出如下几大范式。

一是“内容、教育、思辨”范式。我们这里聚焦于信念,因此研究者对课堂话语的研究是从课堂中教师的言说与育人的关系出发,就涉及到范式中的信念,也就是课堂话语与育人关系的假设。依据教育这一时间活动对教师课堂话语的要求,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通过思辨的方式,获得一些规范性的技巧、条例、准则、原则等。严格来说,它们都是逻辑思辨。

二是“形式、教育、实证”范式。研究者是对课堂话语的研究主要是从课堂中教师的言说和学生的言说之间的关系出发,从这个角度来看变化。当然,还可能通过学生的言说来推测学生的思维,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个范式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采用一定的实证手段,以发现课堂话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相应的对策和改进。

三是“形式、社会、实证”的范式,也是从课堂中的教师言说和学生言说之间的关系出发,基于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场域,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以实证的方式对课堂话语进行探究。进而获得课堂话语的所存在问题,进而提供相应的对策及改进和完善建议。

最后还有“形式、语言、实证”范式。“人”及其内涵的信念,在这个范式中具有核心地位。培养怎样的人的概念。不管是培养一个社会的公民,还是培养一个有理想的人等等这些问题都出现了。实际上在课堂话语研究中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都知道在座每一位都不愿意做人下人,但我们都能做人上人吗?陶行知早就说过,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其实就是“人中人”。那这就麻烦了,包括大中小课堂的话语指向都没有这个意识,所以育人和课堂话语之间的关系,即“信念”问题,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再就是理论的“助力”,理论还需要借助外部各种各样的理论,拓展自己研究的视角和研究的问题。教育理论有没有自己综合性的理论?那教育归在那一个领域?教育研究归在自然科学研究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在历史上出现过它的科学化浪潮。社会科学就可以吗?人文科学就够了吗?

教育研究和课堂话语不是简单归在社会科学、人文学科里面的,这是一个跨界的学科研究问题。为此,思维方式需要转变,方法需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