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教育学部3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发布时间:2020-12-01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11月30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校共有28门课程入选,教育学部有3门课程入选,包含线上一流课程2门,占我校同类别入选课程比重22.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占我校同类别入选课程比重50%。

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2门)

课程1:《班级管理》

课程负责人:教育管理学系 李伟胜

课程简介:

李伟胜教授自2007年起,为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开设“班级管理”课程,与之配套的教材《班级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也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项目成果之一。此前,该课程已于2015年通过验收并成为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

该课程致力于让教师学会用新的思想来提升班级管理的专业品质,由此在更高境界、用更高效率完成班级管理这份专业工作,在建设“民主型班级”的过程中成长为“智慧型班主任”。课程不仅服务于国内高校学生和在职教师的学习与研修,也通过华东师范大学第一个海外教学点(马来西亚教育硕士)的课程教学而服务于海外华人同行,为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教育系统提供教师教育资源。

课程2:《信息化教学设计》

课程团队:开放教育学院 闫寒冰团队

课程简介: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全面渗透,教学理念和学习理论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较高立意和视域下阐释影响教育教学变革的技术力量,兼顾经典与前沿、研究与实践,通过任务驱动,帮助未来教师掌握信息化环境下各种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和技术支持教学的有效方法。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含两条线索:教学设计线索+技术应用线索。1)教学设计线索主要是聚焦建构主义取向的项目学习,帮助未来教师领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策略。2)技术应用线索主要是关注支持信息化教学工具及应用,兼顾立体化与差异化的资源支持,充分满足学员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

课程:《纯音测听虚拟仿真实验》

课程负责人:康复科学系 刘巧云

课程简介:

我国是全球听障儿童人数最多的国家,据统计,0-18岁听障儿童近100万。随着助听器与人工耳蜗技术的发展,绝大部分听障儿童都能通过康复手段重获听力,并通过教育手段学会说话。纯音测听就是听力评估中的“金标准”,是每位听障教育专业人士所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纯音测听虚拟仿真实验”是教育学部康复科学系刘巧云副教授带领的教学团队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以教育康复学专业与上海市精品课程——“康复听力学”为依托,针对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而开发的项目。

旨在通过3D建模与仿真软件技术,再现纯音测听场景与流程,并开发仿真听力计,通过预先设置各类听力损失模板,近似完美地模拟出听障儿童的反应,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听障儿童(及成人)纯音测听流程,在仿真听力计上完成气导、骨导,以及气骨导掩蔽测试实验,体验到各类听力损失人群的听力特征,为未来的教育康复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供稿:教学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