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学习者树立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清晰研究立场,全面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具体方法,体会质性和量化研究的特点,领会各种具体方法的优势和适用价值,学会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和分析软件开展质性研究设计和研究活动,能够运用量化研究思维、方法和技术进行具体教育问题的设计和实施,自2016年起,教育学部开设了教育质性研究方法和教育量化研究方法的系列课程,该系列课程分别由教育高等研究院丁钢教授和教育心理系杨向东教授担任首席专家,领衔建设。
四年来,该系列研究方法课程经过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构建了菜单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历年的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现阶段所开设的系列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满意度比较高,教学效果良好。与此同时,也听到来自一线教师、学生以及质性和量化研究的新手们的共同呼声:期待能有一套教育研究方法的系列著作,帮助新手学习者们学习各种教育研究方法。
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课程建设,满足学习者对于教育研究方法的深入理解和研究实践的需求,基于“教育质性研究方法”和“教育量化研究方法”课程团队的教学实践,由课程团队相关研究方法专业教师将每种研究方法单独编写成书,组成两个系列丛书:“质性研究经典导读”系列丛书和“教育学部教育量化研究丛书”,分别由丁钢教授和杨向东教授担任主编,教育学部给予大力支持,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
“质性研究经典导读”系列丛书主编——丁钢教授
近日, “质性研究经典导读”系列丛书中的两本——《参与观察:质性研究中的“看”与“被看”》、《从生活到理论:质性研究写作成文》率先出版问世。
《参与观察:质性研究中的“看”与“被看”》一书由教育学系副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董轩博士主编,全书共四章,旨在引领初学者从“方法视角”重读经典,以期为其提供学习与观察法的可借鉴的“捷径”和实践参与观察的可参考的“地图”。该书选取了参与观察法的经典教材和著作进行导读,以期从具体方法的使用到作为研究工具的研究者的反思,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并具体介绍参与观察法的操作步骤。
董轩,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类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副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人类学。
《从生活到理论:质性研究写作成文》一书由高等教育研究所李琳琳副教授、李梅副研究员等共同编写。全书共五章,该书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针对学习者在质性研究写作中的普遍困惑,提供有参考意义的建议。结合国内外关于质性研究写作的著述、教材和论文,以学习者在习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为着力点,力求在参考性、操作性,以及具体到质性研究写作的格式、语言、时间管理谋篇布局和发表交流等层面,用贴近学习者经验的语言,给予有价值的指导。
李琳琳,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大学教师学术工作、大学课程与教学。
李梅,香港大学比较教育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与国际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管理。
“质性研究经典导读”系列丛书中的《参与观察:质性研究中的“看”与“被看”》、《从生活到理论:质性研究写作成文》两本书籍的出版问世,标志着教育学部教育研究方法系列丛书的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据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将陆续出版其余的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系列丛书,敬请期待。
“质性研究经典导读”系列丛书 | 教育学部教育量化研究方法丛书 |
《参与观察:质性研究中的“看”与“被看”》(已出) | 《写给教育研究生的测量学》 |
《从生活到理论:质性研究写作成文》(已出) | 《观察研究的设计与数据分析》 |
《博观约取:文献综述导引》 | 《问卷设计》 |
《质性访谈:在教育研究中的“聆听”与“理解”》 | 《教育统计入门》 |
《田野研究:经验正当性的现场寻求》 | 《教育中的单一被试研究》 |
《教育科学案例研究方法:导读与范例》 | 《教育实验的过程分析》 |
《行动研究经典导读:教育研究中的实践、批判与反思》 | 《准实验研究方法入门》 |
《教育叙事研究:经典与案例导读》 | 《量化科研论文写作》 |
《人的消失与回归:生活史研究的旨趣与进路》 | |
《扎根理论经典导读与实作》 | |
《质性分析软件NVIVO的应用》 |
文:蔡尚芝
图:丁钢、董轩、李琳琳、李梅
供稿:教学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