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晚,15级博士生联合党支部在文科大楼116会议室召开本支部3月份组织生活会,围绕当前的中小学生”减负”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支部成员各抒己见,会议氛围较为热烈。生活会由支部宣传委员李谦同志主持,学部特聘组织员沈霄凤老师及本支部成员出席。
会议初始,支部书记张猛猛同学将本月学部支部书记例会精神及本月的工作安排向支部成员汇报,并对4月份的组织生活会安排作出说明。接着进入本次会议的主题,李谦同学通过三个问题:你经历的减负?反反复复的减负?教育培训市场对减负的影响?引导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对于”减负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支部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畅谈了自己眼中的减负问题。田贤鹏同学认为,”减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很难涉及到教育领域以外的因素,比如家长的要求,社会的文化价值观,负担是否重是个体的心理感受等。因而要解决这一难题,应该要通过社会整体的努力,各方协作来实现。冯佳慧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将”努力”视为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因而”学习至上,成绩至上”的观念不改变,所做的关于”减负”的努力更多只能解决一些表面性的问题。陈国明同学总结了减负”反复”的原因:一是文化的问题,东亚文化圈中”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使得父母对于子女的成功有较大的期待;二是社会分层的问题,我们将高考当做阶层流动的手段,将读书作为生活改善的渠道。而对于心理负担问题,目前已可通过量表进行衡量。他强调减负政策还是有用的,至少表明国家价值导向是关注儿童的成长,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可以避免学生负担进入失控的状态。学业负担”过重”其实是对教育的一种”异化”,刘素玲同学认为,我们谈”减负”应该首先弄清楚教育本身的责任是什么,我们所赋予学生的东西是不是已经超出了教育本身的边界。教育首先要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需求,在此层面之上就要赋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方面教育培训可以提供公共教育不能满足的多样化资源。当然,教育培训市场的规范化是我们目前要关注的问题。”异化”也就是我们的教育生病了,余晓畅同学从”教育病理学”的视角,从”谁生病了?有什么症状?造成症状的病因是什么?怎样来解决?”等四个方面对减负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他同学也积极加入了这一问题的讨论,精彩的发言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会议最后,沈老师做了总结发言,对各位同学能够从各自专业视角对问题进行分析表示赞赏,凸显了大家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表明大家能够认识到作为ECNU教育人肩负的责任之重大,使命之艰巨。党和政府关注”减负”现象,背后的实质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回应。为实现中国梦,教育学部的博士生党员也要为改进人才培养而努力学习和研究,并建议将此问题结合自身专业进一步探讨”作为博士生党员可以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沈老师的话给了大家新的启发同时也鼓励了支部同志。
会后,成员们一致决定将在后续的学习中继续对此问题进行关注,并继续保持交流和探讨。希望每个同志能有所收获,做一名关心国家 、合格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