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足迹 | 金梦霞:功在平时,贵在创新

发布时间:2018-06-18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为宣传教育学子积极向上的青春力量,学部编辑了《成长的足迹——教育学部优秀学子风采录》(第一辑),记录学部优秀学子的成长之路。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学部优秀学子的风采吧!


金梦霞

教师教育学院历史学科教学方向

2016级研究生

导师:李月琴 副教授

所获奖项

2017年11月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7年12月 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生”

2016年12月 教育学部第一届”笔墨之韵,教育之魂”书法大赛软笔组一等奖

2016年5月 浙江省”优秀毕业生”

成功没有方法与捷径

近来,常常被师弟师妹们追着问:”梦霞姐,专硕的课程那么满,你怎么有时间写论文去投稿呀?””梦霞姐,可不可以传授一下写论文的方法呢?””梦霞姐,为什么你投的论文总能被录用啊?”其实,哪有所谓的方法和捷径,《中学历史中的”环境史”教学》、《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人”——基于中美教科书中”工业革命”内容的分析》、《生气·霸气·底气: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达成——以李惠军老师的”追寻秦始皇”一课为例》等几篇拙作,只是被幸运发表的课程作业而已。勉强称得上经验的,可能是对”功在平时,贵在创新”八字的坚持吧。

功在平时,贵在创新

研一上学期,华师大历史系的孟钟捷老师给我们上《世界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课程。

课上介绍了许多历史研究的前沿内容,如全球史、环境史、计量史学、公共史学、心态史学等等。受潜在的学科意识影响,我在广泛涉猎相关论著时,不自觉地关注到历史教学中的环境史问题。于是,我循着这个问题,从课程标准到高考试题再到研究论文,不断梳理和增补资料。通过进一步阅读,我的研究问题逐渐聚焦,即中学历史中的环境史研究存在”上位不明”问题。因此,我专门撰文就”环境教育”、”生态史观”、”环境史”三大概念进行了正本清源式的辨析,最后形成了《中学历史中的”环境史”教学》一文。



研一下学期,以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为长的杨彪老师开设了《海外历史教育研究》课程。他要求我们阅读美国 McGraw-Hill原版历史教科书,并完成一次课堂报告。这样一种主题、内容不限的报告,竟让我陷入了无边求索的痛苦之中——茫茫几千页的全英文教科书,我要选什么内容分析,从什么视角分析,用什么方法分析……

虽然彼时的我没了头绪,但我深知”萝卜炖萝卜”的滋味,明白就教科书谈教科书之无意。索性,我将这一课程任务暂时搁置起来。在等待灵感期间,我幸运地读到了台湾学者王汎森先生《人的消失?!——二十世纪史学的一种反思》一文,文中谈到 20世纪史学一波波的革命中,对于非个人性、非人格性力量的发现,认为在历史中并不是一两个人在发挥作用;1960 年代以后产生的”人的消失”或者”人的死亡”的呼声,以及”人”该如何复返到历史当中来等话题。”人的消失”,这不正是中国现行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吗?这一问题是否同样存在于美国教科书中呢?于是,我就中、美三套教科书中”工业革命”内容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后来,我将课堂报告整理成文《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人”——基于中美教科书中”工业革命”内容的分析》。

研二上学期,实践导师上海市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带我们前往江苏宜兴参加教研活动。李老师”拆下肋骨当火把”,或上公开课,或开讲座,不遗余力地在全国各地播撒历史教育的智慧火种。这一次,我有幸观摩他”追寻秦始皇”公开课首秀。一如往常,观课后,开课者给我的震撼和启发、我对开课者的佩服和敬仰自不用说,但也仅仅停留在这些情感活动而已。

同行的上海市特级教师施洪昌老师提醒我说:能否将听课时内心的感动写成文字?能否从生气、底气、霸气三个角度来解读这节课?能否再提升一个层次结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谈谈?在施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准备各项材料:录入课堂录音逐字稿,研读李老师教研论著,剖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最终,我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为视角,将李老师”追寻秦始皇”一课分解为”生气”、”底气”、”霸气”三部分,在课堂实录的基础上有机融入李老师的教学思想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生气·霸气·底气: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达成——以李惠军老师的”追寻秦始皇”一课为例》一文由此诞生。



和来自新疆的老师一起外出调研

所以说,”功在平时,贵在创新”绝非诳语。”功在平时”,其一,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利用学习进修的资源,重视日常的教研活动。例如:我撰写的环境史一文,就是发现了历史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工业革命一文,就是利用课程学习提供的外国教材;追寻秦始皇一文,就是受启发于教研活动中的公开课。

其二,要及时记录,勤于动笔,注重积累。我写教学论文从来不以作业与否加以区分,只是按照自己的研究兴趣去探究、去书写,而最后的结果总会对每一份认真有所报偿。在平时发现研究问题,在平时积淀论述能力,但不意味着任何文章都能发表,这就涉及了教学研究的另一方面——”贵在创新”。

例如:我撰写的环境史一文,反思了”环境史”这一新的历史研究方向在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工业革命一文,结合了美国教材这一新的研究资料和”历史中的人”这一新的研究话题;追寻秦始皇一文,采用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总之,只有用前沿的资料和视角来分析,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发表教学论文方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