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融合•创新
——当代教育学科融合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学科融合是当今科学研究发展的一大趋势。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学科竞争力。2016年10月28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融合研究生高峰论坛在中山北路校区顺利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周傲英教授,研究生院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肖李敏老师,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汪海萍教授,教育学部党委副书记万明霞老师,教育学部副主任黄瑾教授、李政涛教授,学生事务部主任杨光富老师,离退休教师事务部主任孟永红老师,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主任顾小清教授出席了论坛开幕式。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17所高校的150余名同学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教育学部党委副书记韩春红老师主持。
上午8时30分,教育学科融合研究生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逸夫楼报告厅正式拉开序幕。周傲英副校长首先发表致辞。周校长代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向出席此次开幕式的领导、嘉宾以及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周校长结合大数据和信息技术阐述了学科融合的重要性,并指出学科融合不仅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学术研究产生重大创新性成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能够围绕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展开讨论,分享研究成果,贡献思想智慧。最后,周校长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学科融合是教育学的生命力和支柱。”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老师在讲话中指出: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信息网络将带来教育的革新,这种改变如今已经初见端倪。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对教育事业而言既是希望也是挑战。希望同学们把握时代的脉搏,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和眼界。
在肖李敏老师宣读了此次论坛优秀论文获奖名单之后,周傲英副校长、汪海萍书记与万明霞副书记分别为来自不同高校的13名优秀论文作者颁奖。
颁奖仪式之后,全体参与论坛的师生一同前往逸夫楼报告厅门前合影留念。
上午9时整,主题报告准时开始。周傲英、李政涛、顾小清、刘良华四位专家针对教育学科融合的主题,围绕“大数据下的学科发展”、“当代教育研究的全球视野与跨学科交融”、“大数据增能学习科学研究”以及“教育改革的中国智慧”等问题向与会人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教育学部副主任黄瑾教授担任主题报告的主持人。
其中,周傲英教授在“大数据语境下的学科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技术时代,也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本质是将起初互不相关的繁杂的数据相“联结”,并应用到生活中——“用户体验”。所有的学科都与大数据有关,因此,教育学科融合就是要做到学科信息的联结和应用。
李政涛教授在“当代教育研究的全球视野与跨学科交融”的报告中,从范围、历史、前沿、内容四个角度讲述了“何谓全球视野?”。他指出: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视野”,跨学科交融是有前提的……要保持教育学科研究的“学科立场”,做只有教育学家才能做的事。
顾小清教授在“大数据增能学习科学研究”的报告中,从学习科学的角度对“大数据时代教育学科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融合?”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她认为,当今时代数据激增,教育研究依托于个体的可能性越来越窄,共同体相互协作的要求大大提升,再加上当代开放的思想(如开放的数据访问等),以及越来越先进的科研工具,让大数据为跨学科交融提供了可能性。
刘良华教授在“教育改革的中国智慧”中以历史的实证研究为引,从法家与兵家、佛家与文艺、儒家与道家的角度出发,对比了历史进程中的“野蛮”与“文艺”。
会后,同学们反响热烈,纷纷就主题报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有同学指出:周傲英教授与顾小清教授的大数据问题与他们的专业、生活息息相关,听完之后深受启发;李政涛教授的分享让他们懂得了教育研究的视角是全球化的——要从空间、时间、内容、方法等方面深入地思考问题;刘良华教授的报告让他们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研究不一定需要符合主流,但一定要有自己的论证,只有实证才能使研究让人信服。
下午13时30分,教育学科融合研究生高峰论坛的分论坛于田家炳教育书院124、128室继续进行。各位获奖同学围绕其论文做主题演讲。教育学部教育学系王保星教授、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吴永和研究员、教育学系董轩副教授、教育管理学系胡丽娟老师出席分论坛,并担任点评嘉宾。
华东师范大学的童星同学基于CEPS调查数据,从个人、家庭和制度三个层面探讨了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入学地点选择的影响因素;江苏师范大学的王林丽同学在调研、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在线学习知识掌握程度预警框架,并详细介绍了该框架所包含的三个模块:诊断模块、预测模块以及预警模块。东北师范大学的肖桐同学采用横断历史研究这一特殊的元分析方法,基于76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研究报告,分析了1991-2014年间共28321名农村教师在该量表9个因子上的数据,进而对近年来我国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进行了探索。
学生主题演讲结束之后,几位点评嘉宾围绕同学们的报告内容,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价。在高度肯定同学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几位老师也指出了同学们现有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后期可改进的方向。随后师生之间展开交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知识的碰撞,学科的融合,带给了同学们独特的看问题视角和创新的思维方式。自由讨论结束后,同学们在走廊过道进一步了解、学习其他参会同学的作品,并与论文作者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与交流。
至此,2016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融合研究生高峰论坛正式落下帷幕。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校领导、学部领导的大力支持,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各兄弟院校同学和师大学子的积极参与。希望此次论坛的举办能够有助于同学们养成学科融合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