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宣传教育学子积极向上的青春力量,学部编辑了《成长的足迹——教育学部优秀学子风采录》(第一辑),记录学部优秀学子的成长之路。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学部优秀学子的风采吧!
郑楚楚
学前教育系2017级博士研究生
导师:姜勇 教授
所获奖项
2017 年 论文”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区域配置的空间特征与均衡程度分析”入选《学前教育研究》(CSSCI)2017 年度优秀学术论文奖
2017 年 主持项目”透过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上海市学前教育公平”获得第 15 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2017 年 主持项目”透过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上海市学前教育公平”获得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十四届大夏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2017 年 文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区域配置的空间特征与均衡程度分析”获上海社会科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一届青年学术论坛一等奖
2016 年 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郑楚楚,女,中共党员,1991 年 8 月出生,江苏省东海县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 17 级博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本科期间曾获校长特别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硕士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上海市第 15 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奖项。
曾在包括学前教育研究、基础教育、中国教育学刊、幼儿教育、早期教育、上海托幼等各类杂志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0 篇(其中 8 篇为第一作者,2 篇为第二作者)。论文曾入选包括 OMEP 第 69 届世界学前教育会议、第二届长三角学前教育硕士博士论坛、第二届海峡两岸教师教育论坛等多项海内外会议。
成长,是和不完美的相遇
在动笔之前,我花了很久的时间去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我成长,从漫长的本科、硕士一直走到现在,成为现在大家眼中还算”优秀”的 “第三类人群”。我曾经一度想打鸡血地写一写我成长中的所得所获,以过来人的身份提供年轻的学弟学妹们我长久以来积累的学习的经验、方法,告诉他们我是如何刻苦、努力、奋斗、上进,通宵达旦,努力拼搏,最终取得这些耀眼的成绩的,将这份成长故事写成一剂慷慨激昂的”有志者事竟成”的奋斗经验贴。
动笔的前一刻还是停住了,一来自夸实在不是我所擅长,二来我认真地想了想,当学习生涯进入到博士阶段,一路走来停留在我脑海里的,从来都不是这些闪闪发光的荣誉,而是很多个清晨、黄昏、夜晚时我面临学习、科研、生活中种种困难时的低落、消沉、失意和茫然无措。这些情绪和困难很真实,甚至一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它们记录了我每一次的困窘、失败和不完美,而我的成长,正是和这些不完美的相遇。
当完美主义遇见不完美
追求完美,大概是很多优秀人士和想要变得优秀的人的必备品质,或许直到现在,我仍然标榜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们尽可能地希望事情可以做到满分,并在追求满分的过程中不断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能力的成长在这样的高的自我要求中发生的格外快。然而大多数完美主义者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对完美状态的追求使得他们根本无法接受失败和批评,换言之,完美主义不再仅仅是一种努力的过程,而更多成为了一种对最优结果的执念。
毫不夸张的说,从小学开始,我一直是大家眼中公认的”别人家的孩子”,伴随我的永远是掌声,喝彩,鼓励,信任,支持以及赞美,所以那时候的我是骄傲的,自信的,我努力去做好每件事只为了证明我真的是”最优秀的”。然而随着世界的变大,你总会在某一天发现,优秀的人太多,绝大多数时候不管你再怎么努力,总有人书读的比你多,科研能力比你强,学习成绩比你好,在你身上一直以来的光环会慢慢熄灭,有一天你会泯然众人。
我花了长时间与这样一种我认为是”堕落”和”失败”的处境抗争,我依旧想要在这个更大的世界做那个”最优秀”的人,结果显而易见,以失败告终。我不再是课堂的焦点,老师抛出的问题我不再都答得出,我一次又一次投稿被拒,一次次地发觉还有很多书我没有读过,还有很多事我拼尽全力也无法做好,简而言之……我一次次被迫发现了自己”不完美”的一面,随之而来的沮丧、低沉、失意和茫然无措曾经占据了我研究生生涯的早期时光,而我相信,每个人在进入大学甚至是进入学校的一个阶段中,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感受过这种由”不完美”带来的挫败感。
不完美是前行的动力,是无限的可能
人们总说,真正的成长开始于第一次失败和被拒绝。我从未想过当初的这些不完美会带给我这样丰富的回馈。随着学习生涯的推进和心态的日趋成熟,我逐渐学会与这些不完美达成和解。因为不再是课堂的焦点,我反而更关心我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我原本会什么,因为面临了来自科研的压力和未知的挑战,我更关注如何解决问题而不再是我是否能做出好的成绩,因为一次次被拒稿,我越来越清楚不同杂志的用稿要求,开始有选择地针对性投稿,因为发现了自己的无知,我开始花力气读书、学习、写作、补科研方法,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不足就补。
而至于当初那些我执着的问题:我究竟还是不是最”优秀”的人,我是不是第一,我是不是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完美,似乎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乃至到了最后,我会为每一次得到的批评意见而兴奋鼓舞,乐不可支。我发觉,坦荡地承认自己有不足和无知,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和难以启齿嘛。我也开始越来越明白,表扬仅仅意味着你做的不错,但唯有批评才能让你明白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不完美,恰恰隐藏的都是前行的动力和无穷无尽的优化的可能!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激动和欢欣鼓舞的吗?
挑战杯决赛现场展示
如果有人不信向我求证,众人眼中”优秀”的你,真的也像每一个默默无闻的同学一样,真的经历过这些失意痛苦落寞和沮丧的情绪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每一个看似光鲜亮丽的成绩背后,每一个所谓优秀人的背后,都是一段段与这些失败、茫然、痛苦抗争的过程。成长从来不是都是快乐的,都是美丽的,都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恰恰相反,至少在我的生活里,这些不完美都很鲜活的存在着。成功的鸡汤学教会我们要追求完美,要追求卓越,却很少教导我们如何面对失败,面对批评,面对爱而不得,面对努力之后也没有结果的现实。而在这里,我唯一愿意告诉你的是,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态,对于普通人是,对于”优秀”的人同样。不完美,意味着你明白了此刻的不足,意味着你将有无限进步的空间,意味着你能放下对成功的执念,享受完善自身的过程。
如此想来,当我们遭遇不完美时,应该有的绝不是沮丧,而是应当怀揣喜悦迎接它的到来吧。文章的最后,送上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失落的一角》。感谢不完美给予我们的无限可能。你好,不完美。谢谢你让我变得比昨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