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提升教育学部的国际化水平,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深层次、多方位合作,创新交流模式,服务教育学科卓越人才培养,教育学部持续深化推进国际学术周项目。本年度学部陆续组织多个国际学术周,分别赴英国诺丁汉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中国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德国基尔大学、柏林自由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等国际高水平大学开展深层次学术交流与合作。
2024年10月7日-14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师生代表团到访德国知名教育研究机构莱布尼茨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IPN)、柏林自由大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教育学部主办,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系联合承办,研讨主题是“创造力、教学与学校改进”(Creativity, Didactics and School Development)。来自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系、高等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系等13名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深入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探讨相关学术问题。此次学术交流周活动不仅展现了华东师大师生的精神风貌,增进了两校师生之间的友谊和了解,也为未来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奠定了基础。
一、走进学校一线 调研德国课堂改革
在为期一周的访问中,我校师生代表团于当地时间10月8-9日深入德国基础教育一线,实地考察了位于石荷州的Stiftung Louisenlund、Dannewerkschule Schleswig、Neumünster-Brachenfeld以及汉堡的Moderne Schule Hamburg四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通过观摩课程教学、与学校管理层、教师及学生的面对面对话交流中,代表团对德国中小学的教育实践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也为未来在教育管理及教学法改革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专题学术报告,共享前沿动态
本次学术交流周时逢第六届中德教学论对话论坛,此次论坛在德国基尔大学召开,我校教育学部师生代表团与来自全球六个国家的近百名学者,围绕创造力、课堂改革和学校组织等问题进入了深入交流。
10月10-11日,我校师生代表团深度参与到第六届中德教学论对话论坛中,奉献了多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彭正梅教授、黄书光教授,程亮教授分别就杜威教学法模式重构、中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文化审思以及教学概念的历史溯源等议题,分享了来自中国的声音与视角。
代表团的研究生们也参与了各分论坛的汇报,于金申、乔慧、谢宇琪、王晨娅四位博士生分别向国际同行分享了关于未来教育、学前儿童数学能力、博士生培养制度、社会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三、深入校际对话,增进交流合作
10月12日,代表团继续赶赴柏林,与柏林自由大学教育学院的同仁深入交流,洽谈合作事宜。会议由柏林自由大学的Nino Ferrin和华东师范大学的陈红燕共同主持,来自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副院长Inka Bormann教授、Christoph Wulf教授、Serafina Morrin教授、Ingrid Kellermann博士、以及我校彭正梅教授、卜玉华教授、黄忠敬教授、陈红燕副教授就各自研究主题进行了汇报交流,促进了相互间的理解和共识,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四、青年学者交流,促进跨文化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青年一代研究者的交流,10月9日中德学术周学生代表们与德国莱布尼茨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Leibniz 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IPN)的学生代表在一场充满智慧火花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相聚。席间中德学生围绕着双方国家的文化、文化价值与文化偏见、未来教育等话题进行了讨论与分享。
此次学术周交流活动中,我校代表团受到了德国知名教育研究机构莱布尼茨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IPN)所长Olaf Köller教授、奥尔登堡大学Hilbert Meyer教授、Barbara Moschner教授,以及柏林自由大学副院长Inka Bormann教授和Christoph Wulf教授及其团队的热情接待,也为双方的进一步深化合作开启了新篇章。
五、交流总结 展望未来
11月16日下午,中德学术周总结分享会在文科大楼1510室举行。学部国际事务部主任邱月老师、教育学系黄书光教授、程亮教授和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陈红燕副教授,以及学术交流团学生成员参与本次总结分享会。
学生代表兼主持人杨可和陈丽冰首先通过趣味问答的方式带领大家回顾旅程中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种种趣事,由选项字母所拼出的“CONNECT”点明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的特点,正是在人员、文化、思想和经验的连接中,华师大教育学部与柏林自由大学、基尔大学等机构之间的文化与学术桥梁得以愈发坚固。
随后,学术交流团的师生各自分享在学术周活动中的收获与感想。
陈红燕老师表示,本次学术周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七天的德国之行虽然短暂,但是将成为每一位学术团成员的美好回忆与前进动力。
黄书光教授表示,在与德国教育研究者和教授的交流过程中,德国学者所展现的务实、自由与严谨的学术品格值得大家学习。参观当地学校时,老师们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程亮教授表示,此次学术周收获满满,中德教学论坛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关切教育创新和教学法的良好国际平台,和来自不同国家学者的讨论为中国学者带来了新的视角和观点。
交流团学生们从生活、学校参观和学术收获三个方面分享收获与感悟。陈丽冰和乔慧分享了自己对中德文化差异的观察;杨可、毛宵和张诗琪分享了德国基础教育实践的多样化特征;谢宇琪和王晨娅分享了各自在学科文化观察、学术参与等方面的多重收获。
对于本次德国国际学术周活动,邱月老师表示,学术周团组的师生展现了良好的团队氛围,并用视频形式记录了学术周的开展和同学们的收获,体现了团组师生的认真和用心。此次总结分享会标志着教育学部与德国高校在原有学者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开始,希望能够在未来持续推动中德学术周的开展,加深与国外一流大学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学术周的学术与育人价值。
学术周总结视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7nQmbMzl7W8l0Ck2imlfw?pwd=3pfc提取码: 3pfc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4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