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叶澜:学校不是随意揉捏的橡皮泥

发布时间:2024-10-20浏览次数:12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30年前,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新基础教育”研究和“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始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带领团队,开启了当代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的研究之路。

       10月20日,为纪念“新基础教育”研究30年来的探索历程和“生命·实践”教育学派20年来的发展成就,全面总结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展望未来发展蓝图,“‘新基础教育’研究30周年暨‘生命·实践’教育学派20周年纪念与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举行。

      “新基础教育”30年,到底走了一条怎样的路,获得了些什么?我们如何办好面向未来的教育?叶澜在研讨会上作总结发言“‘新基础教育’三十年:转型与创新”,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细致地解答。

    

叶澜作大会总结发言

(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有删减,第一教育经授权发布)



我们为什么要做“新基础教育”?

       我们为什么要做“新基础教育”?就我自己而言,首先是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当年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我意识到一个新时代要到来了。这个新时代要解放人的潜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让人们感受到内心的力量。

       这个时候,教育显现出真正伟大之处,它教的是“明天”。教育不仅仅是传授过去的知识,更是为未来而教。把孩子培养好,就是在为未来打下基础。大家可能都记得我《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这篇文章,其实在这个时代我发的第一篇文章是《论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我的转型是从这里开始。

       我深感这件事需要亲身投入实践,去体验、去操作,以验证这些理念是否确实如此。我很庆幸,当我有了这些想法和追求后,我有一群学生非常愿意和我一起投身于这项事业。在常州和闵行,我们都找到了优秀的合作伙伴。记得有一次,我们讨论得太过投入,直到天黑了都没察觉。当我们终于走出会议室,发现外面已经大雪纷飞,那样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这些实践经历赋予了我们力量,让我们有了真实的体验。仅仅在脑海中思考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亲身体验,亲眼见证学生、教师和班级如何一步步成长,变得越来越优秀。

“新基础教育”研究首创团队:

叶澜、卢寄萍、吴玉如、左焕琪、李晓文、吴亚萍

       我们在实践中也遇到了很多瓶颈。起初,“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主要是一些目标追求和理想描绘,并没有具体的实践内容。那么,这些实际的东西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全靠我们30年来一点一滴的实践积累,才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多向互动和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体系。


学校不是随意揉捏的橡皮泥,长远发展要有好的策略

       “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与众不同,因为它贯穿于日常的每一个环节。我们不是为了表演、迎合或跟风而研究,而是真正为了教育的长远发展。学校不是随意揉捏的橡皮泥,今天一个样,明天又变个样,学校是不断成长和发展的。

       “新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清晰地认识学校的现状:它如何发展到现在,目前达到了什么水平,存在哪些问题,优势又在哪里,未来有怎样的发展方向……每个学校的发展计划都应结合时代特点和自身特色。我们不主张一刀切,而是要基于学校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这样做,就只是空喊口号,难以实现真正的进步。学校要真实地记录和反映每一天的变化和发展。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突击就能完成的。做好这样一件事情需要完善的策略,“新基础教育”从这三点出发:

       首先是由点到面,在点上确有成效之后再推广到面。一方面来考查到底能不能做,一方面通过面来验证点的经验。一旦在小范围内验证了效果,我们就会铺开到更广的面上,比如从上海扩展到华东沿海地区。那个阶段,我们非常忙碌,经常拖着行李四处奔波。推广之后,我们会再次聚焦,建立基地学校,逐步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第二个策略是让校长和领导层带头,通过骨干力量来推动整个学校的转型。在教育改革中,如果校长和领导层不支持,仅凭几位老师的努力是难以实现整体变革的。因此,新基础教育着重动员校长和领导层,让他们成为改革的先行者。一旦他们行动起来,就能带动全校师生一起参与,形成一股改革的合力。

       第三个策略是将阶段性进展与整体目标相结合,持续推进“新基础教育”的发展。我们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从探索阶段逐步过渡到发展阶段,最终成型。一旦模式成熟,我们就会把改革从基地学校扩展到合作学校。

       当基地学校和合作学校都取得成果后,接下来的重点就是鼓励他们自主创新。一旦学校理解了改革的必要性和方法,他们就能够自主地进行创新和发展。未来,我们还会回访这些合作学校,评估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看看他们是否真的在发展和创新。


教天地人事,“新基础教育”有这些成就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新基础教育”的成果有三个方面:

       一是创造了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整体转型变革的新经验。我们实现了以学校为单位的全面变革,并逐步扩展到整个地区,最终形成了全国性的共生网络。我们从“共同体”进化到“共生体”,强调的是团队的共同成长和持续发展。

       我们建立了一套研究机制和一批新型学校,推动了“新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初,改变观念很不容易,因为要把新理念融入实践,这件事情很多人之前根本没接触过。但随着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大家开始感受到新理念的力量,愿意接受变化,并从中看到了学校和学生的成长。

       与传统学校不同,我们把学生的发展需求放在中心位置,注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按照“新基础教育”的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制定适合本校的制度,实现真正的教育改革。

       第二个成就是培养了一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这些骨干不仅在自己学校发挥着核心作用,还能向其他学校传经送宝,促进交流。“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像花朵一样不断绽放,充满生机。

       第三项成就在于,“新基础教育”形成了新时代的学校变革理论和新中国第一个教育学学派。我们的教育学派拥有自己的理论核心、纲要、观点和体系,这些构成了“新基础教育”的坚实基础。


如何办好面向未来的教育?可以从这四步走

       作为从事教育的人,我们要有一种面向未来,生生不息的思维方式。把理想变成现实该怎么做?我想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实践。

       一是研究范围还可以扩展与深化。以前我们总是强调教育要服务于社会,却忽略了社会对教育的支持。我们需要认识到,教育的责任不应只由学校承担,每个社会组织都应当参与其中,共同肩负教育的使命。另外,别以为离开学校学习生涯就结束了!自我教育是终身的旅程,学习永无止境。我们要不断拓宽知识面,也要深入探索,纵横交错,让学习成为生活的常态。

       二是分层式的互动与阶段性推进。成长是个分阶段的过程,每个人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站在哪里,以及下一步能到达哪里。一步登天是不存在的。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前进。

       三是学校的自主创新教育要茁壮成长。希望那些已经和我们合作的学校,包括新加入的,都能开展有自己特色的创新教育。创造力是每个学校都有的,但关键在于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创新的突破口。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学校,结合自身特色,找到发展的增长点,并努力推动它成长,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四是要提醒大家,现在国内外环境都在变化,信息也更自由流通了。我们要保持清醒,坚持自己的教育和发展方向。别被一时的风潮所迷惑,因为风向随时会变。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是跟风跟得快的人,而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扎根大地做青松”。




文字整理:周紫昕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周紫昕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