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丨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高质量发展?国内60多位学者共聚这个论坛

发布时间:2022-08-22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8月20~21日,在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指导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了以“中小学高质量课程教材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第四届全国课程与教学青年学术论坛。

论坛特邀全国60多位青年学者分享灼见真知,并邀请到多位学界资深学者作大会主旨报告和点评,为推进中小学高质量课程教材建设提供集体智慧与洞见。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在题为“我国课程发展机制:理论、实践、政策的三方互动”的主旨报告中,探讨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发展的一般机制,即理论、实践、政策的三方互动。郭华强调这样的课程发展机制,于课程研究而言,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政策文本梳理、经验探索总结等都有重要价值,标志着我国课程研究走向理性化、科学化的道路,开放性、自觉性日益增强。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作了题为“落实立德树人,开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局面”的主旨报告。

崔允漷在报告中强调深化课程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着力探索以课程思维建构“新目标”——核心素养目标体系,以结构化的学习经验重组“新内容”,以指向育人方式变革的学科实践建构“新教学”,以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撬动“新评价”,为我国新时代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开创了新局面。

在主题报告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宋萑教授以“何处的知识有价值?——地方性知识与校本课程发展的关系探析”为题作了报告,在延续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课程问题基础上,追问“何处”的知识有价值,从而发展“知识富有之课程”。

研究发现,校本课程嫁接自然性、实践性、浅白性的地方性知识,能为学习者连通原始经验和反省经验提供可能;校本课程运用地方性知识的情境性、参与性、主体间性,能支持学习者对普适性知识形成批判性理解、反思性验证和持续探究动力;校本课程融入地方性知识的可亲近性、文化资本、价值内嵌,能赋权学习者成为识知的能动者和文化的自觉者,具备知性主动性和自我统一性。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曾文婕教授作了题为“评估促进学习何以可行——论学习为本评估的符号媒介和社会媒介”的报告,指出学习为本借助符号媒介和社会媒介使评估促进学习得以可行,经由符号媒介,学习的现实与学习的理想加以关联,连通了师生过去经验、当下行动和未来发展的时间向度。

曾文婕进一步介绍了社会媒介的应用所体现出的经验交互原理。最后指出学习为本评估主要在教师支持、同伴调节和学生自主行动三种路径中发挥社会媒介的效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期刊编辑室主任余宏亮教授作了题为“数字教材体系:价值意蕴、结构要素与建构路向”的报告。余宏亮教授首先对数字教材体系的价值进行了科学全面地界定,指出数字教材体系是我国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对数字教材的内容组成与结构体系的变化进行了阐释。

最后,他提出未来建设路径和实践方略:在具体实践中强化理论研究,引领数字教材体系建设方向;关注应用效能,提升数字教材体系教学实效性;加大制度供给,优化数字教材体系的治理能力;搭建专业平台,夯实数字教材体系的人才支撑。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王哲副教授作了题为“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学习研究的方向和路径探讨:基于心理学的视角”的报告。他首先阐述了当今盛行的图文理论模型,继而介绍了我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图片使用的现状,并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维度,为未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图文整合研究指出了方向和路径。最后,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之上,王哲总结出促进小学生图文整合的策略建议。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赵鑫教授作了题为“课程文本理解的情感逻辑和实践路径”的报告。他指出课程文本理解是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本质上是一种富有情感性与生命性的育人活动,并进一步揭示其中蕴含的情感逻辑,即情感开辟解读课程文本的道路、深化对课程文本的诠释、提升转化课程文本的能力以及推动个体知识的构建。

他认为师生需要遵循情感逻辑,在课程文本理解中树立情感信任、增强情感互动、促进情感亲和,并达成情感共鸣,充分发挥义务教育课程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智能教育中心副主任何珊云副教授作了题为“项目化学习合作模式的探究:基于拼图法的双线设计模型”的报告,指出项目化学习已经成为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的新型学习方式。何珊云尝试从如何构建积极的互赖关系出发,构建基于拼图法的项目化学习双线设计模型,从学习流程和学习者身份两个维度呈现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设计思路与框架。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主任肖磊副教授作了题为“时空的错位:教学课程化思潮及其形成机制”的报告,他指出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弥漫着一股教学课程化思潮,并进一步指出教学课程化思潮是在对课程改革潮流的亦步亦趋、对西方教育理论的简单移植、课程与研究的浮光掠影、课程论与教学论两个学科间的复杂情愫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肖磊强调课程论学科与教学论学科应该坚守自身的研究领域,加强重大问题攻关和理论建构,着力提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理论品性与实践品格,以高质量课程与教学研究指导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石雨晨副教授作了题为“跨学科论证式写作及其教学启示”的报告,通过分析美国课程标准中有关跨学科论证式写作的相关内容,展示已有研究中基于科学和历史学科的论证式写作教学设计案例,提出适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跨学科论证式写作教学的建议。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一流学科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张良副教授作了题为“论素养观念的传统与变革——一项素养本质再认识的学术史研究”的报告,对素养观念进行了追问。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对素养的理解要超越要素思维、构成思维与实体思维,更加强调素养是一个整体性、生成性与实践性概念。此外,研究强调素养的实质在于道德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伍远岳副教授以“向不确定性敞开:素养导向的课程变革立场”为题作了报告。研究发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课程建设,需确立“向不确定敞开”的基本立场,课程工作者需要明确课程本质是关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形成由课程设计走向课程想象的课程思维,由此实现课程在不确定性情境中的过程增值。

本次活动还设置了5个分会场,围绕“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展望”“高质量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育人方式变革下的学科教学研究”“新技术背景下的学情分析与课堂分析”“作业设计与学习评价改革”等主题展开对话。

 

 

阅读原文

记者丨白羽

来源丨第一教育

编辑丨赵一航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