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系顾小清教授在2016年学习科学国际会议上主持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6-07-29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2016年学习科学国际会议于6月20日至6月24日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召开。这一会议是国际学习科学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Learning Sciences)两年一次的盛会,被认为是学习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活动。在此次会议上,我校学习科学高峰团队的核心成员作了一次精彩的集体亮相,展示和分享了我校学习科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由教育技术学系顾小清教授发起和组织,由我校学习科学高峰的核心成员裴新宁教授、周加仙副教授、吴忭博士、肖思汉博士、蔡慧英博士等参加的名为”How students learn in East Asian Cultures and how that learning may evolve in the future”的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新加坡、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参与。

 

 

在顾小清教授的组织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东亚文化背景下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向进行了高质量的研究汇报与讨论交流。

在研究汇报环节,首先,研讨会从中国本土化学习科学的微观发展层次,分享了”东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是如何学习”的相关研究。在这一部分,华东师大学习科学高峰团队的核心成员分别从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教师教育以及大数据等视角展示了其最新研究成果。在Investigation on the impact of adolescent social lives on their learning的报告中,教育技术学系顾小清教授从社会认知的视角探究了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下青少年在线同伴关系对其学业自我定位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回溯法,发现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对同伴关系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习者的学业自我定位。这一研究从社会性角度探究了影响青少年学业自我定位的形成因素,为如何通过社会性因素调动学生学业投入提供了依据。在Chinese acquisition and the brain Insight from educational neuroscience的报告中,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周加仙教授从教育神经学视角探究了中文母语学习者习得文字与脑部反应机制的关系特征及对语言教学提供的实践性指导意义。在Teachers’ empowerment to students in Shanghai’s middle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的报告中,课程与教学系裴新宁教授主要对上海市科学课教师组织学生协作探究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为后续推动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研讨会从东亚地区/国家学习科学的宏观发展层次,探究了”社会文化背景下不同地区教育系统是如何形成,以及变革教育系统过程中合适的干预与面临的挑战有哪些”这一问题。在这一部分,来自新加坡、香港、日本、台湾、美国和英国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在How high-stakes exams shape Singapore students’ conceptions of learning的报告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龙翔博士从深层与浅层学习策略两个方面,对不同认知水平的三年级学生的可视化学习作品进行了质性编码,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研究发现,新加坡学生习惯将ICT工具看作是内容承载工具、学习内容的获得工具及总结性评估工具。他们均认为ICT工具是教室活动的一种延伸,而并不具有特定的应用情景性。这一研究剖析了新加坡学习者对基于工具进行学习的感知情况,能为学习者和教师有意义地使用学习技术提供教学性启示。在Exploring Teacher Adaption of Technology-enabled Science Curriculum与The Impact of a Principle-based Pedagogical Design on Inquiry-based Learning in a Seamless Learning Environment的报告中,来自香港教育大学的学者孙燕捷与孙丹儿均运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探究了教师如何整合ICT技术进行协作探究式教学这一问题。研究发现,教师在整合ICT开展协作探究式教学时需要扮演教学促进者的角色。为了促使学习者更好地协作探究,教师需要在关注传统教学中的逻辑性知识的同时,加深对基于协作探究学习设计原则的理解。在Design-Based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in Japan的汇报中,日本东京大学高级研究员Hajime Shirouzu基于近六年在日本高中教育系统中开展教师培训的研究积累,提出了可用于培养教师建构高质量学习活动与学习资源这一技能的知识建构拼图法(Knowledge Constructive Jigsaw),并对这一方法得出的研究过程与未来展望进行了深度阐释。在Being a native or an immigrant in the ecology of study的报告中,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科学研究院Charles Crook教授运用叙事的方法对中国学习情境中运用英文教材进行学习的17名中国大学生以及在英国学习情境中运用英文教材进行学习的19名中国大学生进行访谈,探究了不同文化环境下学习者学习风格可塑性的问题。在Computational Thinking in Practice: Understanding How Scratch Is Perceived and Used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的报告中,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生Joey Huang运用扎根理论与对话分析的方法,对比台湾与美国学习者使用著名计算机语言程序Scratch软件的协作学习过程,意图探究文化因素如何影响学习者计算机思维的这一问题。

最后,从审视东亚文化背景下学习科学未来发展的层次,研讨会围绕”兴趣驱动的创造性理论(Interest-Driven Creator,简称IDC)”进行了深度交流。IDC是基于东亚教育文化背景提出的用以培养学习者21世纪能力的学习理论。这一具有变革性的理论是针对”兴趣、创造、习惯”这三个核心概念而建构的,意图倡导”享受学习”的新理念。在这次研讨会中,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的陈德怀教授进行了The motivation and elements of IDC theoretical framework的报告。该报告详细介绍了IDC建构的动机以及理论背后的考虑要素。另外,在Interest-driven computational thinking development: A robotics programming case study from Shanghai的报告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吴忭博士主要以IDC为研究切入点,探究了如何设计适宜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框架用于提升学习者学习兴趣和计算机思维能力这一研究问题。通过对上海某一小学机器人编程课程中质性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为了促使学习者在机器人编程课程中提升学习兴趣和计算机思维能力,需要考虑学习者持续的学习兴趣问题、课程内容的匹配问题以及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相关性的问题。这一研究成果能为后续开展促进计算机思维能力发展的人种志研究以及基于设计的研究奠定基础。

 

 

在小组讨论环节,英国诺丁汉大学的Charles Crook教授从”文化差异的起源、实践中的教学情境以及关注实践中的改变”三个方面对上述研究报告进行了精辟且深度的点评。基于这一点评,参与研讨会的20余名成员自发形成三个小组,针对某一要点内容与研究汇报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度交流,表达了各自的观点、疑问以及想法。

在随后的开放式讨论环节,研讨会的成员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对东亚文化背景下学习科学的发展问题进行了集体式的热烈讨论,深度交流了”东亚文化环境下影响学习与教学的潜在文化要素有哪些”、”如何基于已有文化中学习科学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从而提升东亚教育质量”以及”基于此次研讨会的交流,学习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有哪些”等内容。

这一研讨会的独特之处在于,组织者顾小清教授从社会文化视角出发融合了东亚文化背景下不同地区学习科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此外,还邀请了西方学术团体的著名学者对研究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促成了不同文化背景研究者的有效学术对话。总的来讲,这一研讨会不仅使得研究者们对亚洲文化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也为后续在学习科学研究领域进行深度探究合作以及发现共同的后续研究主题提供了新的契机。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科学团队承办的这次学习科学双年会,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亚洲召开学习科学领域的这一学术盛会。期望以这一学术盛会为开端,以此次研讨会为起点,以社会文化研究为切入点,能够推动中国本土化学习科学领域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