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师资队伍建设,上海一直秉承按照更高的要求和更好的标准来推进,但究竟现在上海师资队伍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所谓的更高与更好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自2014年上海参加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持的每四年一轮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以来,借助这一相对成熟的调查,我们能够更客观地看到上海师资队伍的现状。最近,OECD分别在巴黎和上海发布了2018年全球和上海初中师资队伍的调查结果,这对如何更精准地建设高质量现代化上海师资队伍有着很大帮助。
教师更年轻但教龄“更长”
上海初中“年轻的老教师”固然有其优势,但本科毕业后直接投身教育事业,知识储备不够,同时缺少超越于学校的职业体验,影响教师给予学生广泛影响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调查的样本数据来看,上海初中教师平均年龄为39.4岁,而OECD初中教师平均年龄44.1岁,上海教师比OECD的均值足足年轻了4.7岁。但是,上海初中教师的平均教龄与OECD的平均数基本上持平,为16.7年。
与OECD教师年龄构成相比,上海教师显得更“年轻”,但与同样年龄的教师相比,教龄却“更长”。“年轻的老教师”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上海初中教师入职年龄比OECD的教师早将近五年。确实,上海初中教师平均入职年龄为22.7岁,这恰好是大学本科毕业的年龄,而OECD初中教师平均入职年龄为27.4岁。
还有一组数据也特别有意思,上海教师中高达86.6%的人把教师作为自己的首选职业,而OECD国家和地区中只有66.5%的教师是自己首选职业。
这意味着OECD的教师在本科毕业之后第一职业并非教师,而是经历一个甚至多个职业后,才选择担任教师。
再看教师学历,尽管上海有99.1%的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但仅有12.7%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远低于OECD的45.5%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这意味着他们中有不少初中教师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乃至更高的学位,其后才入职初中学校。
通过比较与解读以上两组数据,也就回答了造就上海初中“年轻的老教师”的原因,OECD的教师要么经历了其他职业再从教,要么攻读硕士或更高学位后再从教,这意味着他们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更高层次的知识储备。
高比例的上海教师将教师作为自己的首选职业,这表明初中教师这个职业对本科毕业生有着较大吸引力,也表明上海初中教师的职业认可度高。但我们也要注意到上海教师职业体验上的单一性。此外,如何提高硕士或更高学位教师的比例,已经成为上海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在此次TALIS公布的数据中,上海初中教师在教学法、课堂教学实践等方面都远比OECD国家教师更加自信,但上海初中教师在文化底蕴、教育内涵等方面依然有提高的空间,这表明上海教师在教学水平上有优势,但在学历层次上却大大地滞后于OECD国家的教师,学历在提高教学技能水平上未必有很大帮助,但在提升教师文化层次上却不可替代。
教师勤奋而学生不主动
上海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长时间投入及热爱非常重要,但也更值得我们关注,如何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以及如何用更智慧的方式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上海教师每周的工作时间为45.3小时,按照每周五个工作日来计算,每天工作时间超过了9小时,在TALIS调查的国家或地区中属于较长一类。
而且比较发现,上海教师不但工作时间更长,时间使用上也更聚焦专业和课堂教学。日常工作时间的分配,上海教师用于自己备课、参与学校的专业集体活动、批改作业以及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的时间都大大超过OECD均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上海教师将85.4%的课堂时间用于教学活动,而OECD教师课堂时间用于教学活动的均值仅为78.1%,这一方面是因为上海教师使用多种方法传授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上海教师用于课堂管理的时间相对较少。从以上数据不难看来,上海初中教师不但在工作时间上比较长,而且工作时间更聚焦于专业活动与教学活动,这表明上海教师的勤奋程度已达一定的高度。
既然上海教师对待工作如此勤奋,我们就更需要追问:究竟是在用自己的勤奋换来学生更加的勤奋,还是换来了学生更加的不勤奋?
相对于教师的勤奋,上海教师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并不是特别成功。
比如上海有20.8%的教师报告他们经常为学生布置长作业,但OECD的教师为学生布置长作业的比例达到了28.6%,毕竟长作业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计划性的要求更高。再如OECD的教师中有52.7%经常让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完成项目或者作业,而这个比例在上海教师中仅为24.3%,连OECD国家的一半都不到。
值得担心的还不只是使用信息技术的相关项目或者作业在量上不够,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使用信息技术强化学习和作业质量是否有着更大的差距。此外,上海教师对于帮助学生应付考试,不论是课外辅导上,还是在考后给予学生反馈和通过评语进行纠正上,都比OECD国家更重视,也投入更大。
可是,对考试本身的研究,上海教师要么不够重视,要么投入程度不够,仅有55.6%的上海教师自己命题,但OECD有72%的教师自己命题。一边是被动地应对考试和命题,一边是主动地研究考试和命题,哪一种教育教学方式更能达成教学目标,结果不言而喻。
而且,上海教师在课堂管理上花的时间比较少,这看起来是一件好事,因为可以将更多时间用于教学,但是否也有可能是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呢?毕竟越是复杂的教学组织形式,越是长程的作业,越会加大教师在组织管理上的难度,也就需要教师在管理活动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一旦时间长了,教师在课堂管理活动上花的时间,就会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降低教师在教学活动上花更多时间的必要性。
从“好学”到“学好”
上海教师的学习投入、学习方式和学习满意度都有很好的表现。我们更需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容是否更具前瞻性和引领性。
从TALIS调查的数据来看,上海教师属于全球最好学的教师群体,不论是教师主动学习的态度,还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为教师提供的学习机会,都远超OECD国家或地区的均值。
过去一年,上海教师有99.3%参与了各种专业发展活动,是所有参加TALIS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比例最高的。从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上海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全过程的保障。有95.5%的上海校长认为,为新教师提供了正式的入职培训,有83.1%的上海教师报告自己接受了正式的入职培训。
更有意义的是,根据参与TALIS调查的校长报告,100%提供了带教活动,这些比例都处于所有参加TALIS调查的国家或地区的最高水平。
在专业发展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上,在调查提供的十种专业发展活动中,上海教师参加的活动类别达6.4种,而OECD教师参加专业发展活动的类别只有3.9种,类别的丰富增加了上海教师对专业发展活动的选择权,也扩大了他们对专业发展活动的满意度,有87.5%的上海教师认为自己参加的这些专业发展活动具有积极作用。
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上海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和丰富教学活动的比例并不高,落后于OECD均值28.4个百分点,尽管自上一轮TALIS调查以来,上海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上投入资源不少,但这块短板依然没有补齐,应该继续努力。
此外,尽管上海参加的专业发展活动类别中占到了6.4种,但涉及差异化、多元化、跨学科方面主题的专业发展活动较少。
因此,对上海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来说,大家在“好学”上没有问题,在“学好”上也有信心,但在学“那些好的内容”上,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态度和信心,更需要我们选择有引领性和前瞻性的学习内容和类别,也需要选择的智慧和前瞻性的思考。
尽管上海教师在TALIS调查中表现很好,但正如报告所言,TALIS主要对教师和校长的主观感受进行调查,所以提供的结果并不是对事实的直接呈现。
TALIS调查更像是为上海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我们透过镜像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镜像可能反映了事实,但并不是事实本身。因此,通过这一次对上海师资队伍的“照镜子”,要更深刻和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和发展自己。
作者丨周彬(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院长)
来源丨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