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10多年来品德课程改革成果和法治教育经验,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突出价值观引领、主题式编排和开放性设计。”今天,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执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高德胜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在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中,12册小学教材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6册初中教材,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展开编排。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为在义务教育教材统编工作中落实这一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原品德课被调整为“道德与法治”。此次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编写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
据高德胜介绍,统编教材按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原则,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生活场域逐步拓展,选取学习素材,突出德法兼修,强化实践体验,全面系统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一课的微观结构,都是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引入,设置不同的栏目,如调查研究、关键交流、体验分享、角色扮演等,栏目中还有知识的拓展,像阅读、相关链接等。最后每一课都有总结提升。
同时,统编教材的编写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内容,并专门设置了中国梦、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专题。
“这次统编教材有一个新的定位,它既是教本,也是学本。”高德胜说,教材要引领整个德育课的教学。因此教材围绕学生学习活动展开和设计了不同的栏目,像自我反思的活动、观念交流的活动、经验分享的活动、论辩思考的活动、共同行动的活动,还有调查研究的活动等,将德育落在实处。
针对之前中小学德育实效性问题,高德胜说,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法宝,就是学习经验的引入。所以这次教材编写当中,非常注重学生经验的利用,我们很多环节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加工、整理和提升。
此外,统编教材中,在小学和初中分别编写了法治教育专册教材,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其他册次教材结合相关内容分散嵌入,确保法治教育贯穿始终、全程不断线。其中,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
道德与法治教材主题教育落实情况
(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
介绍了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科技成就等内容,小学阶段通过春节、清明节等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和传统礼仪,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文字、古代科技成就等,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初中阶段在不同类型活动中引用、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观念、人物、故事等,以此引导学生感受自身成长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增强文化自信。
(二)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
重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珍视祖国的历史。例如,通过升国旗、唱国歌等生活细节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又如,选取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史实,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建党、建军和建国等重大革命事件,邱少云、雷锋等典型英雄人物,突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三)在法治教育方面
有机融入法治知识,注重培养法治意识,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把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其他册次教材结合相关内容分散嵌入,确保法治教育贯穿始终、全程不断线。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
记者|刘博智 柴葳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