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田爱丽:慕课平台促进区域教育公平

发布时间:2016-12-26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为增加学生学习选择的机会,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提升数字化时代学生的学习素养,增强适应未来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增强教师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的深度融合,强化与凸显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上海市教委从2015年3月开始酝酿并推动实施了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建设项目。2016年3月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正式对师生开放,首批上线了21门课程。截至2016年11月,加上第二批上线的56门课程,目前平台共计77门课程。据初步统计,未来1年内,将有近300门课程上线供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均是学校的研究型和拓展型课程,开课的学校都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开课的教师全是学科骨干教师,其中不乏学科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所有上海中学生凭借自己的学籍账号即可登录平台学习与交流,该项目对促进区域教育公平、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有较好的成效。

高中名校慕课建设初显成效

优质课程丰富,发展学生个体潜能。如前所言,在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开课的学校均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开课的教师都是学科骨干教师,如上海中学语文教研组长王家祥开设了《国学原典选读》、华东师大二附中特级教师团队开设了《名师新视野》、复旦附中数学特级教师张雪明开设了《数学思维方法》等。这些教师讲授慕课,知识面宽广、学养深厚、善于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优质丰富的课程,对于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与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呈现形式恰当,激发学生学习兴致。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上的课程,以视频呈现为主,辅之以拓展学习资料和检测题。从视频录制方式来看,有的采用录屏式,有的采用拍摄式,有的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式录制。教学视频画面清晰,讲解清楚,有较强的艺术性。如上海交通大学附中STEM实验室开设的STEM系列课程,采用拍摄和录屏相结合的方式,符合内容特点,呈现清晰;曹杨二中德语教研组开设的《快乐德语教室》,两位教师通过对话讲解,辅之以动画呈现内容,录制效果好,学生轻松乐学。

  答疑辅导及时,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学生在线学习期间,开课的学校配有“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答疑辅导,引导学生在线交流。学生在线学习,尤其是遇到困惑与困难时,知道有老师“在场”,有利于增强学生在线学习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也增加了其个人在虚拟学习空间的“存在感”,这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在线学习的成效。

  线上线下结合,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一定程度上,无论何种课程,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而言,仅有在线学习是不充分的,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是比较理想的。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的学习也正体现了这一特点,2016年的春季学期,复旦大学附中的《数学思维方法》《政治模拟》等课程,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体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受学生欢迎。

  边实践边反思,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此次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建设,不少学校是在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再开发、再改造,使之更加适应学生在线学习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亲自进行慕课的设计、重新组织课程资源、录制教学视频、填写在线课程信息等。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学科专业素养、还是教学论的素养以及信息技术的素养等都在提升与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参加专题的有关慕课开发的研修,接受有针对性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结合办学理念,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其中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载体,最能体现办学理念与特色之处。基于此,上海市教委明确规定,高中学校所开设的慕课须是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的研究型和拓展型课程。所以,学校开发慕课的过程,是更好地凸显和强化学校特色的过程,也是学校对外宣传本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的过程。与此同时,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特长,选择相应的课程、并进而选择高中入读的学校,这对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都是有益的。

高中名校慕课建设的经验分析

总结反思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展,如下几个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强行政领导。不可否认,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一项改革的有效推动,和行政领导者的认识、支持和推动是密切相关的。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建设,正是在上海市教委的有力领导下,在上海市电教馆、市教委信息中心、各区县教育局等单位的有效支持和配合下,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的领导和教师努力实践的结果。上海市电教馆负责慕课平台的开发,并组织协调各学校在平台上的建课与开课;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确保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符合学校慕课建设和使用的要求;各区县教育局从经费、政策、人员等方面保障和支持学校慕课开发。

  提供专业指导。像慕课开发这样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建设项目,仅有行政推动还是不够的。为了保障学校更好地建设好慕课,市教委委托教研室和华东师大慕课中心共同研制高中学校慕课建设的质量标准,就慕课建设的过程与方法、慕课建设的注意事项、视频录制与编辑的各种方法等向学校教师做专题培训。并对即将上线开课的慕课从课程内容的导向性、课程信息的整全性、信息技术的恰当性、建设流程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慕课上线的复核。复核通过的课程才准许上线,复核不通过的课程,学校教师需按照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直至达到相应的标准后才准许上线。

  完善政策支持。系统的政策支持,是推进改革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上海市教委把“慕课建设作为本区县高中学校特色多样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定期召开会议,加强本区高中学校慕课建设工作的沟通和研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学校层面“要将教师参与慕课建设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经费使用和管理要公开透明,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这些系统的要求和支持也是慕课建设可持续展开的重要因素。

  如今,慕课的开发与学习已逐渐成为上海中学师生教与学生活的“新常态”: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学会了慕课开发与教学的原则与要求,并日益适应慕课教学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新常态”;学生也逐渐适应了慕课学习与日常校内学习相结合的“新常态”。数字化时代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日益凸显,正引领着全国基础教育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变革与转型。

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为更有效地促进学校慕课建设,服务于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提升学生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能力,上海市高中慕课建设仍需在如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深化对慕课学习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如何利用慕课平台,采集学生慕课学习的大数据,并对之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呈现,以此评估学生慕课学习的特点、优势与不足,并进而对学生个人学习与发展的优势、短板与潜能倾向等进行立体评价,为学生个人的学习和发展进行数字画像,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提供有效指导与支持,是高中慕课项目需要深入推进的领域。

  今后,如何在学生慕课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好学生的校内线下的教学活动,是慕课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校内的线下教学活动可以由慕课开课的学校来组织,也可以由学生所在的学校来组织。

  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师对学生慕课学习的理解和认识,提升教师慕课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增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课件的设计与美化、视频的录制、剪辑,慕课平台的操作与管理等是当务之急。通过持续的专题研修,帮助教师掌握慕课开发的思路与方法、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并逐步让慕课开发与教学从学校少数教师的“专利”,转变为多数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教师研修的重要任务。

阅读原文

作者|田爱丽(本校慕课中心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