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部召集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主编。
在过去的十年里,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联手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及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组织了包括教育行政人员、课程理论与教学研究专家与一线教师在内的研究团队,依托区内数十所中小学,进行了“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实践及相关研讨会。去年,在此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五年研究计划,将目光转向课堂转型研究。
探索课堂转型。围绕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课题,不仅创生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教学案例,而且孕育了生动活泼的实践知识。原本沉默的教师发声了,原本封闭的思路开拓了,原本隔阂的教师之间、学科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活跃了,这就大大提升了一线教师参与课堂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例如金洲小学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互动”的研究中提炼了一套以“3R促进英语课堂互动”的经验。所谓“3R”指的是:(1)关系(Relationship)——互动的序曲。即借助一起唱、一起演、一起聊,融洽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这是课堂有效互动的前提。(2)再设(Reset)——互动的高潮。通过学习小组的再设与教师的引导,生生之间相互倾听、相互欣赏、相互分享、形成有效的互动,掀起互动的高潮。(3)回应(Response)——互动的延续。在活动的课堂中,学会等待,回应学生的“迟钝”;巧用夸赞,回应学生的“错误”;真诚感谢,回应学生的“质疑”。他们发现,课堂中运用了3R后,孩子们的胆子大了,课堂互动更和谐更有效了。
拓展理论视野。围绕课堂转型的基础理论——有效教学的研究价值、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教材重建的具体策略、课堂互动的有效生成、课堂规范的重新审视、课堂评价的系统建构、学习环境的设计营造、练习系统的整体开发、基于协同学习的微视频、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等,展开了学术梳理与思想争鸣。这为课堂转型的探索,凝练了基本视点和框架。国际经验表明,以“课例研究”作为学校运营的转型,是学校改革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课例研究”作为对教学过程展开的合作研究,在日本已经非常普遍,称之为“授业研究”(Lesson study),如今已成为普遍的国际性现象。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致力于使校本教研的主旋律从“教师如何教”转向“学生如何学”。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教得怎样,应当从课堂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出发加以考察。这就是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本意。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的关系存在。教师倘若不去研究学生,直面学生学习的事实,教便失去了根基。反之,倘若教师的“教”不能引发学生的反应、促进学生的学习,也就称不上“教”了。换言之,唯有在教师研究儿童、向儿童学习的基础上,才可能有适当而有效的“教”。“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基本旨趣在于“实现课堂教学与儿童研究的一体化”。因此,在“课例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紧紧围绕以学为中心加以组织:在“确立主题”环节做到教学合一,在“教学设计”环节做到以学设教;在“课堂观察”环节做到以学观教;在“课后研讨”环节做到以学论教;在“教学总结”环节做到以学改教。
优化区域推进。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本质上是针对学校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内容),在改进学校教育实践(研究目的)中展开的一种研究(研究方法)。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效教学”的“有效”,不在于教师“知识传递”的所谓“有效”或“高效”,而在于学生“知识建构”的能力与态度。在课堂转型的改革实践中,以红头文件为表征的行政指令往往是苍白无力的。教育行政的生命力在于,行政决策背后的学术思想及其实践案例的支撑。借助这种思想养分和榜样力量的滋养,可以为每一个教师成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家”、为每一所学校创建“学习共同体”积累不竭的动力和能量。当然,教师的实践研究是生生不息、永无休止的,课堂总在转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