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5年“佛年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研究生招生简介

发布时间:2024-09-05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是学校优势学科、重点建设学科,也代表了国内教育学科最高水平,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连续位居A+等第。它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上海高峰建设I类学科。自创立以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一直是国内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主要策源地。近10年,它更是开创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数”“国家重大与重点课题立项数”等10个全国第一,以及“举办全球教育学院院长论坛”“创办中英文双刊号ESCI教育学期刊”等10个全国唯一的佳绩。

一、“佛年计划”简介

为宏扬践行著名教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刘佛年先生的先进办学育人理念,创新教育学科的招生和培养模式,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5年启动实施“佛年教育学创新人才培育计划”(以下简称“佛年计划”)。项目实施九年来,在优质生源遴选、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培养平台搭建等方面积极探索改革,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教育学创新人才。

为切实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2022年,教育学部对“佛年计划”的招生和培养制度进行了深度改革,改革亮点如下:

  1. 依托前沿科学研究团队招生,为教育前沿科学研究领域培养创新后备人才。
  2. 改变传统单一导师指导模式,实行跨学科导师组共同指导制。
  3. 导师组成员体现跨学科、国际化要求,其中至少有一位及以上的海外专家。
  4. 为学生量身制定科学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5. 加强硕博贯通培养,积极联系和推荐学生到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25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将有四个导师组招生。分别是:佛年计划-智能教育;佛年计划-人口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佛年计划-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与培养;佛年计划-国际教育与全球治理。

二、2025年招生导师组介绍

佛年计划-智能教育

1.导师组简介

本导师组依托的前沿研究领域是“智能教育”。智能教育是基于深度学习、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贯穿“备课-教学-练习-考试-评价-管理”教育流程各环节的智能化教育环境,实现人才培养更加多元、更加精准、更加个性化的新型教育模式。本团队成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测评(练习、考试与评价)环节,包括自适应学习中的知识追踪技术、学习材料推荐技术以及学习路径规划技术,测评中的自适应考试技术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化评估技术。

2.培养特色

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生的培养方案,都是导师组聚焦本领域培养创新后备人才的核心目标,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精心研制而成。

独一无二的课程体系:学生的课程也是由导师组精心设计的。除了教育学部的优质课程外,导师组还会为你量身打造专业课。

丰富的海外交流机会:导师组已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建立了长期且深入的科研合作关系,此外,导师组内还包括多位海外专家。这些资源确保了学生将获得广泛的国际交流机会。

超高比例的读博机会:硕士学业期间,学生将会深度参与导师组的科研项目,过上一种“学者式的生活”。导师组会为学生联系和推荐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专业和导师,为学生的深造提供鼎力支持。

3.导师组成员

杨晓哲  副教授

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系副主任,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主任。担任教育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著有《五维突破: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启蒙》等7本。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第一作者SSCI论文7篇(其中3篇Q1区),20篇CSSCI。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学习科学、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课堂分析、虚拟现实等。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小学课堂智能分析的标准建构与应用研究》;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2项,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局(UNESCO-IBE)国际项目“高中人工智能发展研究”。荣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程表调查报告》,荣获2014-2020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担任教育部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核心成员,担任上海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开源项目设计》副主编。主编《人工智能启蒙》《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设计》三本教材,积极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开展跨学科研究,探索基于多模态的学习科学。

主持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团队,在教育学部和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的牵头下,通过多模态课堂数据采集、数据建模、数据分析,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下的课堂诊断,获得2项国家级软件著作权。扎根教育一线,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最前线。2021年,发起AI+OMO课堂实验项目,与全国100所学校共同开展人工智能赋能下的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探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现代化发展。

邮箱:yangxz@vip.163.com

郑蝉金  副教授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副教授、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助理。2015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育心理学博士(教育心理测量与统计专业)与统计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测评、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交叉,具体研究主题包括中文写作自动评分与诊断、认知诊断测验、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等。主持参与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纵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涉及计算机领域SCIE杂志(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等)或CCF 类会议,心理与教育测量国际SSCI期刊,以及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中文核心期刊。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美国国家教育测量委员会(NCME)、美国心理测量学会(Psychometric Society)会员,美国心理学会(APA)会员;曾任或现任学术杂志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Multivariate Research Methods, Psychometrika,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的匿名外审专家。

邮箱:chjzheng@dep.ecnu.edu.cn

石雨晨  副教授

博士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 硕士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系(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和青少年的思维发展,课堂话语与互动分析,促进对话式教学的教师专业发展,基于课堂论辩的课程设计等。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国家青年课题“议题教学应用于德育课堂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同时主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课题“上海中小学课堂教学智慧的研究与转化”。荣获2022年上海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4)。在多个SSCI和CSSCI期刊,包括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ading and Writing, Language & Education,《课程·教材·教法》等发表了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并为多个期刊的匿名审稿人。

邮箱:cdsyc@126.com

周文叶  教授

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主持“运用表现性评价提升教师立德树人能力研究”“指向 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发展研究”“中小学学生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等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指向立德树人的教师表现性评价》,译著《变革学校:项目式学习、表现性评价和共同 核心标准》,参与主编《新方案  新课标 新征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研读》等。

邮箱:zhouwenye163@163.com

 

佛年计划-人口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

1.导师组简介

本导师组依托的前沿研究领域是“人口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人口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之间息息相关,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社会科学领域。教育对促进社会流动、改善收入差距、平衡区域差异具有重要影响,新时代新形势下综合国力和竞争优势的提升,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因此,将人口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发展的研究作为一个领域,符合我国人口、教育和经济发展现状,是扎根中国的本土议题;面对新时代新局面,相关领域出现很多新问题和新困境,通过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以及地理学等多学科完成深入的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政策价值。

2.培养特色

个性化培养方案:本项目为每位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涉及选课规划(人口与地理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经济类课程;教育类课程)、科研讲座指导、综合性考核等人才培养关键环节。

跨学科指导团队:得益于华东师范大学跨学科平台的建设,导师组成员是聚焦人口、教育和经济问题的跨学科团队。导师组将以研究项目为依托布局科研活动,拓宽学生对人口、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视野,培养跨学科人才。

海外深造机会:导师组具有丰富的海外、境外教育背景,熟悉海外博士招录机制、培养体制,可以在硕士培养期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英文写作,并向海内外研究机构推荐毕业生攻读博士学位。

国际化导师团队:本项目在拓展国际学术资源方面已奠定坚实基础,与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密歇根大学、芝加哥大学、布朗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海内外顶尖高校建立学术联系和合作团队,未来将组建更多跨国、跨校、跨学科的科研团队。

3.导师组成员

谢晨 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实验室主任助理,英文学术期刊ECNU Review of Education编辑。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系博士毕业,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主要是教育政策与教育干预方案的效果评估、美国教育政策与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元分析与实验研究方法等。主持、参与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境外海外研究课题10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全球教育展望》,《比较教育研究》等SSCI和CSSCI期刊,以及AERA学术年会。

邮箱:delxie1985@163.com

夏彧 副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教育部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中心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教育资源配置模型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学项目“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特大城市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预测模型与应用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上海市重点智库建设专项课题等多项竞争性课题。相关论文发表在《青年研究》《教育学报》《社会学刊》等期刊,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参与撰写10余份专报,被中央有关部门综合录用。擅长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参与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等多项大规模教育调查项目,承担全国及上海多项高精度教育行政数据的分析工作。进行中的研究包括:1)分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政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2)从教育培训/咨询机构及新媒体的话语文本看市场逻辑如何参与教育的知识生产;3)以集成电路领域为例,理解教育科技人才协同。

邮箱:yxia@dedu.ecnu.edu.cn

曹宇莲 晨晖学者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系晨晖学者。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博连读),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和高等教育,擅长于因果推断、机器学习等量化研究方法,近期研究兴趣集中于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创新、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与结构调整、教育政策评估等。科研成果发表于China Econom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经济学(季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管理评论》,《教育与经济》和《中国高教研究》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

邮箱:yuliancao711@163.com

Stephen Raudenbush 教授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和哈里斯公共政策研究学院Lewis-Sebring杰出服务教授,芝加哥大学教育委员会主席,美国国家科学院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院士,美国教育研究协会 (AERA) 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社会环境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目前的研究兴趣是教学干预下幼儿识字能力与数学能力的发展,并探索评估学校和课堂质量的有效方法。在分层线性模型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 的开发和推广方面贡献卓著。先后担任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等著名期刊的主编、副主编、编委。

Alan Chi-keung Cheung 教授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主任、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英国约克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实验室外国特聘教授,亚太教育研究学会主席,香港教育研究学会前任主席。研究领域包括教育政策,教育实验,教育评价,量化方法等。主要聚焦证据驱动的教育改革,大规模随机干预实验和元分析方法,阅读教学改革、全面学校改革、教育技术创新方案的效果评估等。教育研究领域全球前2%高被引学者,7本国际学术期刊的主席、主编、编委。在美国、中国香港、英国、中国内地等,主持或参与64项研究课题,获资助总额近1亿美元。曾获2008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最佳学术论文奖,2013年香港中文大学杰出研究奖,2018年获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杰出国际研究奖,2021年香港教育署特别贡献奖等。

殷德生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责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实验室主任。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日中友好学术研究资助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近50项。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权威期刊Journal of Finance Stability《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以及其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4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出版著作9部。

叶晓阳 博士

亚马逊经济学家。于2019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得高等教育学(经济学方向)博士学位,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布朗大学从事教育经济学博士后工作。目前致力于使用行为经济学和数据科学研究大规模政策干预设计,以优化从学校到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本决策。曾获得AEFP Jean Flanigan年度最佳博士论文奖,论文发表于《经济学(季刊)》、《社会》、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Education Finance and Policy等期刊。

顾高翔 副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人口地理、人口资源与环境、地理计算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参与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等,已在Energ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Computational Economics、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地理学报、地理研究、中国软科学、科学学研究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3部。

张玉鹏 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经济实验室主任助理,入选浦江人才计划。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长期从事应用计量与宏观经济政策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近年来在《中国管理科学》、《国际金融研究》、《管理科学》、《财贸经济》、《财政研究》、Journal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As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撰写的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被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实验室简介

教育经济实验室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与经济学院联手成立校级交叉学科平台。为切实繁荣发展教育经济及其交叉学科,更好地服务于“共同富裕”目标以及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增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验室以“什么是有效的”为宗旨,通过运用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学手段和实验方法(自然实验、准自然实验等)对教育经济、科技创新、劳动力市场、教育政策评估、教育财政评估等重点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实验,使教育问题的研究从实证走向实验,提高对教育经济及其相关重大问题研究的科学性。

 

佛年计划-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与培养

1.导师组简介

本导师组依托的前沿研究领域是“社会与情感能力”。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测评和培养是近些年来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影响人成功或幸福的关键因素,被认为是21世纪学习者的关键技能。本导师组基于大规模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证据开展实践干预,探索培养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路径,促进儿童与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情绪管理、共情、交往、合作和冲突解决等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导师组成员包括两名教授、两名副教授、以及一名海外高水平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涵盖社会与情感能力、教育政策、教育学原理、学校变革、青少年人格与社会性发展、文化与儿童发展、人格的跨文化表现等。导师组成员担任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包括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多项课题。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扎实的研究基础以及跨学科协作能力的新一代科研人才。

2.培养特色

本计划以社会与情感能力课题为载体,以科研团队力量为保障,以导师组为引领,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培养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实验学校改革为平台,为学生成长把握方向,搭建平台,培养社会与情感能力领域的未来教育引领者。

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每位学生的培养方案,都是导师组聚焦“社会与情感能力”领域培养创新后备人才的核心目标,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精心研制的。我们会根据你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制定最适合你的学习和研究计划。

独一无二的课程体系:每位学生的课程体系也是由导师组精心设计的。除了教育学部的优质课程外,导师组还会为你量身打造专业课,涵盖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测评与培养、教育政策、学校变革、儿童与青少年发展、社会文化环境与儿童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你将在这个领域内获得深厚的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

丰富的海外交流机会:导师组与国际组织OECD、多所海外高水平大学建立了长期、深度的科研合作关系。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访问和科研实习,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学术水平。例如,你将有机会赴OECD巴黎总部开展科研实习,参与AERA、SRCD、CIES、ECP等国际会议。

超高比例的读博机会:在硕士学业期间,你将从入学就深度参与导师组的科研项目,导师组也会为你联系和推荐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专业和导师,为你的深造提供鼎力支持。

国际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国家高端外专项目资助,借助导师组国外学者的力量,提供国际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的跨国青年学者论坛,鼓励学生申请公派项目,实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以全英文硕博士专业项目“教育政策与学校变革”为基础,打造前沿全英文课程,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3.导师组成员

黄忠敬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后留校任教。2004年,副教授;2012年聘为教授。研究领域是教育政策、教育学原理、基础教育、社会与情感能力等。出版《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国之路》《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政策与实践》等学术著作16部,在《教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多项课题研究。著作曾被翻译为多种国家语言。多次获得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等。

邮箱:zjhuang@dedu.ecnu.edu.cn

程亮 教授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教育学系副系主任、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学校新生活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等。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伦理学、学校变革与儿童哲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上海市晨光人才和浦江人才计划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国教科规划国家一般课题、上海哲社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等多项。出版专著有《教育的道德基础:教育伦理学引论》《教育学的“理论-实践”观》等,主编有《当代教育的伦理视野丛书》,合作主编《瞿葆奎教育学论要》《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等;在《教育研究》、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青年成果奖、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等。

邮箱:explorer79@163.com

张静 副教授

毕业于柏林洪堡大学,获心理测量与评估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青少年人格与社会性发展、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和培养、智力与人格测评。OECD-PISA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国际比较(中国苏州、济南测试)团队骨干。在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Education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Intelligence,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中国教育学刊》等SSCI/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1部,参著2部。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青年课题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

邮箱:jzhang@ed.ecnu.edu.cn

赵欣 副教授

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心理学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2019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文化与儿童发展、儿童的选择观、道德认知、自我控制发展等。在Child DevelopmentCognition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等SSCI/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教科青年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晨光计划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邮箱:xzhao@dep.ecnu.edu.cn

 

Filip De Fruyt 教授

比利时根特大学差异心理学和人格测量(Differential Psychology and Personality Assessment)的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的跨文化表现、应用人格心理学,目前关注人格评估和职业兴趣,研究青年和年轻人在不同文化中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作为个人和职业成功以及就业能力的预测指标。在国际知名SSCI期刊共发表期刊207篇,著作34部,引用达23500余次。Filip教授曾担任欧洲人格心理学协会主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科学理事会成员。Filip教授也是OECD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技术顾问,帮助构建了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理论框架。

邮箱:filip.defruyt@rug.ac.be

 

佛年计划-国际教育与全球治理

1.导师组简介

本导师组依托的前沿领域是“国际教育与全球治理”。多边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非政府的国际公民社会组织(如智库、研究机构、慈善组织)、跨国私人权威(如跨国公司)在形塑国际教育政策,影响国家政策对话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教育治理领域出现了“软治理”“数字治理”等新形式;也涌现了全球教育变革运动、21世纪技能运动等;国际文凭课程的体量不断增长,一度成为美国公共教育质量的补救之措,并获得了日韩等亚洲国家政府的青睐。如何理解全球教育中的新生力量,如何参与到未来的国际对话中,“国际教育与全球治理”为有志于此的学子提供新的学术视角与行动指引。本团队结合宏观与微观的视角,关注多种方法的应用与探索,致力于如下四个方向的研究:国际组织与教育变革研究,国际学校的治理研究,国际课程研究,以及国际教育的未来图景研究。

2.培养特色

以世界为田野:导师组与美国、德国、英国、香港等地的高水平高学校有着长期、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参与了国际组织的研究项目,与国际学校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经历和学术体验。

以个性化课程为舵:我们坚持一人一课表,通过个性化的课程为你的研究赋能。在已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建设与开发了“国际组织与全球教育治理”“国际STEM教育前沿研究”“跨文化教育研究方法”“国际教育的研究设计与方法”等课程,以匹配学习者在此领域下不同研究方向的需求。

以跨学科方法训练为桨:我们融合政策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的方法,为学习者提供多元方法的训练,并通过工作坊、读书会等方式培养学习者的研究素养,为其独立开展研究奠定基础。

3.导师组成员

沈伟 教授

沈伟,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英国斯克莱德大学访问学者。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主持或参与国家课题多项,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方向主要为国际组织与教育趋势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政策流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邮箱:wshen@dem.ecnu.edu.cn

彭正梅 教授

彭正梅,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德国洪堡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主编、著作(含译著)20多本,研究方向为:德国教育学、中西教育哲学、比较教育学、国际教育政策。

邮箱:zmpeng@kcx.ecnu.edu.cn

陈红燕 副教授

陈红燕,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德国莱布尼兹教育媒介研究所访问学者。担任华东师范大学跨文化教育与交流研究中心负责人,比较所IBPYP项目负责人。主持或参与国家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研究方向为:教育人类学(仪式互动、图像研究)、跨文化教育研究、德国教育理论与改革等。

邮箱:chenhongyanup@126.com

刘胜男 副教授

刘胜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研究兴趣包括教育领导、学校改进、教师专业学习。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发表于《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等教育领导和教师教育领域顶级期刊,担任多本SSCI期刊学术评审。兼任香港教育大学亚太领导与变革研究中心(APCLC)研究员,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

邮箱:liushengnan2013@163.com

钱海燕 副教授

钱海燕,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香港教育大学教育政策与领导系的副教授,担任刘銮雄慈善信托基金亚太领导力与变革中心的主任,是教育领导力领域两本顶级期刊《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和《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的编委会成员。主持多项课题,具有跨境研究的丰富经验,在S刊发表高质量论文10余篇。研究兴趣包含教育领导力,社会文化背景对中国社会学校教育的影响,定性研究方法。

邮箱:hqian@eduhk.hk

Ewan Wright 助理教授

Ewan Wright,香港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香港教育大学教育政策与领导系助理教授,主持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S),国际文凭组织(IBO)委托的多项课题。是国际教育领导力与变革文学硕士的项目执行负责人。在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研究兴趣包含国际学校、国际课程、学校改进与学生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