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钢教授

发布时间:2016-06-05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丁钢,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紫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丁钢,男,生于上海,籍贯浙江绍兴。曾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先后获黑龙江大学哲学学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和教育学博士学位。1988年至今在华东师范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3-1994年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访问学者。1999—2001年任香港教育学院课程及教学系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之一、人社部博士后管委会专家委员会教育学组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评审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上海市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教育学)召集人、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学术贡献主要在于:开拓了教育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和新领域,提供新的方向及其理论基础;在国内倡导教育叙事研究。对国内教育叙事研究的兴起和大力开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并奠定了理论基础;创立了具国际前沿水平的教师教育政策研究数据库和分析系统,促进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建立全国第一个教育综合实验中心和实验系统,为教师教育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以先进信息技术支撑的研究平台等。

链接网址: http://faculty.ecnu.edu.cn/s/243/main.jspy

成果展示

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修订重版插图本‚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1988年),《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主编著作:《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年),《教学与研究的叙事探究:中加合作上海工作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聆听新知:全国教育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经典演讲》(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年),《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教育传统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聆听世界:多元社会中的教育领导》(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聆听前沿:全国教育学研究生暑期学校讲演录》(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学术论文:在海内外用中英文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学术编辑:《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起),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常务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和Springer,担任多份海内外及其CSSCI学术期刊的编委,主编有《中国文化与教育研究丛书》、《中国教育叙事研究丛书》、《京师教育叙事研究丛书》、《教育地平线丛书》、《中国教育传统与文化研究系列》和《教育文化与社会研究丛书》等多套丛书。

科研成果曾获“首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0)、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二等奖(1990),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育决策咨询奖一等奖(2011)、第八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012)、上海市第十一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优秀成果一等奖(2015)等。以及荣誉称号有国务院学位办,国家教委“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1991)和上海市教委“首届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992)等,入选“上海领军人才”(2009)等。

指导的研究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8)、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4、2010)、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2003、2007、2009、2013)、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特等奖(2009)、第四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2010)、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二等奖(2011)和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一等奖(2015)。

科研项目

主持有“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传统研究”、“全球化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计划”、“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教学方式转变”、“我国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状况与政策研究”、“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研究:历史与现实的比较探索”、等多项国家社科、教育部重大和重点研究项目。

所授课程

近年来主授:中国教育的跨文化研究:知识、领域和方法图景;教育叙事:理论与方法;教育、文化与社会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