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至20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二期“区域与学校理念凝练和成果转化高级研修班”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成功举办。本期研修班聚焦“教学成果培育与转化”核心议题,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近60位区域教育管理者、中小学及职业学校校长、教研骨干参与,通过“靶向课程设计+实战赋能”模式,助力学员突破成果凝练与申报难点。

01
领导寄语
开班仪式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刘世清教授指出,第二期研修班在首期基础上,围绕学员需求全面升级:一是集结“实战型”专家团队,特邀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政策研究专家及一线名师联袂授课,提供从顶层设计到文本落地的全链条指导;二是强化“小班化诊断”,通过分领域实战工作坊,帮助学员将难点逐个击破;三是构建跨区域智慧共同体,推动学员在交流碰撞中激发创新火花。他强调:“教育成果的转化需扎根实践、精准发力,期待各位将‘实践智慧’转化为‘示范标杆’!”

02
课程亮点
本期课程紧扣教学成果奖申报全流程,以“案例剖析+工具赋能”为主线:
1
深度解析
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忱结合国家级获奖案例,深度拆解教学成果价值定位与表达逻辑;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培训中心主任祝庆东以“上海经验”为范本,通过解析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案例,系统拆解成果报告的文本规范与撰写逻辑。

2
经验分享
上海洋泾中学科研室主任董鹏和杭州市钱塘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陈锋,分享从实践到文本的核心策略,涵盖成果孵化路径、数据支撑与特色凝练方法。
3
分组研讨
学员按学段分组,由朱益明、李百艳、温剑青、吴旻瑜、姜美玲等专家入组指导,针对逻辑断层、证据不足、表达不清等共性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03
结语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始终秉承“学术赋能一线”的使命,通过研修班搭建高校研究与基础教育协同创新的桥梁。未来,学部将持续深化“理论引领+长效跟踪”服务模式,为区域与学校提供常态化智库支持,推动教学成果从“纸上蓝图”迈向“实践沃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华师力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