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引领未来 | 2025寒假实践风采录②

发布时间:2025-04-11浏览次数:18 文章来源:教育学部

殷殷母校情,翩翩少年行。正值隆冬之际,教育学子们带着热忱与感怀回归母校,搭建起师大与中学沟通衔接的桥梁,建立起学弟学妹们感知大学风采的重要渠道。本期推送将带您走近9支实践队伍,一起目睹他们回归母校的热忱担当。


队伍1:师大领航,梦启高中

负责人学前教育系2023级本科生 刘芯萌

项目简介为增进母校学子对大学生活的了解,团队在寒假期间回到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中学开展宣讲活动。面向高三学生,团队我们介绍了华东师大的教育资源、学术环境及校园生活,并在活动现场设置了互动答疑与交流讨论等活动。在场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现出了对大学生活和华东师大的浓厚兴趣。宣讲不仅获得了母校老师们的认可,也为团队后续内容的优化提供了改进方向。实践感悟此次实践活动让我感触颇深,从前期准备到最终答辩,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宣讲活动的顺利开展。回到高中母校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大学生活和学习经验我倍感荣幸,也深刻感受到他们对未来的期待与求知热情。本次宣讲不仅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华东师范大学,也让我的组织和沟通能力得到锻炼。期待未来能够继续优化宣讲方式,让更多高中生受益,不辜负学弟学妹们的期待。

——学前教育系2023级本科生 刘芯萌




队伍2:情系母校,爱传师大

负责人康复科学系2024级本科生 吴正壮

项目简介为加强华东师范大学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团队利用寒假重返高中母校开展宣讲活动。团队围绕华东师大的招生政策、专业信息、大学生活展开介绍,并设置互动答疑环节,帮助他们加深对我校师资力量、学术氛围及校园文化的了解。活动结束后,团队创建线上交流群,分享高中学习笔记与升学备考技巧,为学弟学妹们提供持续的学习支持。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使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师大学子的热情,加深对“爱在华师大”的理解。实践感悟在与队员协商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深化了彼此的友谊,也锻炼了沟通、协作与实践能力。母校发展蒸蒸日上、恩师们依旧和蔼可亲,这一切让我倍感喜悦与温暖。站在熟悉的教室讲台上,以一名毕业学长的身份为学弟学妹们介绍大学生活,我感到无比自豪。希望这项活动能实现爱的传递,让学弟学妹们感受到华东师范大学的温暖和关怀。

——康复科学系2024级本科生 吴正壮




队伍3:从会中到华东师大,梦想接力之旅

负责人教育学大类2024级本科生 胡梅婷

项目简介为加强华东师范大学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团队利用寒假重返高中母校开展宣讲活动。团队围绕华东师大的招生政策、专业信息、大学生活展开介绍,并设置互动答疑环节,帮助他们加深对我校师资力量、学术氛围及校园文化的了解。活动结束后,团队创建线上交流群,分享高中学习笔记与升学备考技巧,为学弟学妹们提供持续的学习支持。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使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师大学子的热情,加深对“爱在华师大”的理解。实践感悟在宣讲过程中,学弟学妹们的热情与专注让我深受触动。他们对大学生活和高中学习经验充满兴趣,我结合自身经历,耐心讲解了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等内容,并分享了高中备考技巧。此次宣讲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努力,也更加体会到助力学弟学妹成长的意义,衷心祝愿他们在2025年高考中取得佳绩。

——教育学大类2024级本科生 胡梅婷




队伍4:“情系上党,梦启师大”高中母校行

负责人学前教育系2024级本科生 常乐涵

项目简介为增进母校学子对大学生活的了解,团队回访高中母校上党区一中,开展宣讲活动,助力学弟学妹梦想起航。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功举办了两场线下分享会,并同步开展了线上答疑活动,累计覆盖200余名高中生。宣讲内容围绕师大的教育理念和学科特色,并结合自身的大学生活及专业学习经验。根据问卷反馈,90%的参与者表示对华东师范大学都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实践感悟此次回访母校,不仅让我重温了那段为梦想拼搏的时光,也让我深刻感受到学弟学妹们对大学生活的好奇与期待。在分享自己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成长与收获时,我意识到每一次经验分享、每一个成长故事,或许都可能成为他们求学路上的指引。这次实践让我更加坚定初心,也深刻体会到传递梦想与希望的实践活动不仅富有意义,更是一种责任。

——学前教育系2024级本科生 常乐涵




队伍5:至雅青春,逐梦起航

负责人学前教育学系2024级本科生 张丽卿

项目简介团队依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开展宣讲活动,分享在华东师大的学习生活、学习方法和成长经历,帮助学妹们全面了解师大、掌握报考资讯并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团队启动了长期的线上沟通渠道,解答学妹们在报考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疑问。通过线上交流印证了学妹们对沟通的需求,也更加坚定了团队持续推进项目的决心。实践感悟看到学妹们认真聆听并积极提问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当初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与期待的自己。通过分享自身经历与心得,不仅帮助她们明确前进的方向,也让我体会到这次实践的意义,希望我们的鼓励能成为学妹们逐梦路上的一盏明灯,助力她们锚定当下、启航未来。

——特殊教育学系2024级本科生 曹修




队伍6:实验启航地·华师领航行

负责人教育学大类2024级本科生 李奕

项目简介为切实加强中学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团队成员怀揣热忱重返母校长春市实验中学,向学弟学妹们传递梦想,为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团队生动细致地向学弟学妹们描述大学学习科研、学生活动和日常生活,鼓励他们在高三阶段追求梦想、砥砺前行。实践感悟在为高三学生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实践中,我们与高中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我深切感受到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的差异。我们意识到作为大学生,将优质资源分享给更多人,既是回馈母校的深情,也是推动教育公平的举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创造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环境。”作为新时代师范生,我们深知,推动教育公平不应只是口号,而应化作一次又一次温暖的行动。

——教育学类2024级本科生 李奕




队伍7:华师风华,郯韵新传

负责人教育学大类2024级本科生 杜欣宇

项目简介该团队旨在搭建华东师大与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的沟通桥梁,通过现场宣讲和答疑等活动为郯城一中学子提供学业规划与高考备考的有效指导。同时,团队成员们结合自身经历展示了华东师大的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为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交流、增进学弟学妹对大学的认知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感悟重返母校宣讲,对我而言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走进熟悉的校园,记忆瞬间被拉回高中拼搏岁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弟学妹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曾经迷茫又满怀憧憬的自己。在分享从郯城一中到华东师范大学的逐梦历程时,他们专注聆听、积极提问。我将大学的精彩与可能传递给了他们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回馈母校、助力学弟学妹发展的决心。

——教育学大类2024级本科生 杜欣宇




队伍8:情系华师,筑梦未来

负责人学前教育系2024级本科生 杨茜

项目简介本项目旨在通过回访高中母校百色高级中学,向学弟学妹们介绍华东师大校园文化、学科优势与升学路径,激发他们对高等学府的向往。此次宣讲会覆盖学生超3000人次。在宣讲中,团队成员结合自身学习生活经历,详细解读了华东师大的专业特色与就业前景,现场同学互动热烈。同时,此次宣讲也增强了项目团队成员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为后续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实践感悟再次重返母校,我的心中满是温暖与感慨。我带领着团队在校园里摆摊宣讲时,看着学弟学妹们坚定匆忙的步伐,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我们与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交流心得,这种传承的力量让我深受触动。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母校的情感,更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学前教育系2024级本科生 杨茜




队伍9:锚定未来,筑梦师大

负责人教育学大类2024级本科生 王怿雯

项目简介为了让母校学子了解师大、走近师大,项目团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宣讲。通过项目式学习模式,该团队构建了一场互动性强、以“大问题”为引导模式的讲座。以“从基础学科的学习到就业导向的学习,报考并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我需要做出怎样的适应性改变?”为大问题,引导学弟妹参与到讲座的讨论中。同时,团队还准备了匿名提问箱,以获取反馈和建议,为下阶段宣讲活动的完善与改进作准备。实践感悟在这次宣讲过程的筹备过程中,团队成员对师大和所学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宣讲过程中,大家充分呈现了师大学子风范,引导学弟学妹从了解华东师大开始明确自己未来的生涯规划,我们把宣讲当成一节完整的课堂实施。这不仅是宣传的过程,还是把理论投入到实践的过程。希望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了解到高中学子对于生涯规划和教育衔接的认识现状,再结合专业理论,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提出新的建议。

——教育学大类2024级本科生王怿雯




“情之泱泱,默默无华;情之悠悠,绵绵无期。”教育学子们回归母校,讲述师大故事,传播师大声音,展示出他们的感恩、贡献与担当,促使师大与中学的情谊更加深厚、联系更为紧密。期待更多教育学子发挥传帮带作用,在宣传凝聚、服务奉献的过程中助力母校发展,创获精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