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征程波澜壮阔,精神火炬代代相传。在教育发展的新征程中,教育学子肩负责任使命,赓续精神血脉,从解码党的精神谱系密码到探寻文化传承新路径,以青年视角触摸红色基因的脉搏,在思想淬炼中筑牢信仰之基。本期推送将带您走近7支实践队伍,一同领略他们学思践悟的青春风采。
项目1:红色文化资源宣传路径
社会调研
——以河南省三市为例
负责人
高等教育研究所
2024级研究生
石欣悦
项目简介
针对当前红色文化传播中载体创新不足、受众覆盖面窄、青年群体参与度低等问题,本项目聚焦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的优化,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优化策略,助力红色基因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团队成员分地区调研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铁铺镇何家冲村、中共中央中原局等红色景区及重要历史场所,借助问卷调查与访谈收集公众意见,围绕宣传渠道、内容形式、公众认知等维度展开研究。后期,团队将深入分析调研数据并编写优化建议报告。此次调研不仅深化了参与者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解,也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
实践感悟
通过此次调研,我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所蕴含的英雄风范与先辈精神,也更加认识到红色文化宣传的重要性。红色文化的传播需紧跟时代步伐,既要充分利用线上新媒体平台,也要丰富线下活动形式,如举办沉浸式红色主题展览,增强互动性与体验感。只有不断创新宣传路径,才能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让更多人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中成长,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激励后人铭记历史、传承使命。
——高等教育研究所
2024级研究生
王娅娅
项目2:艺路童行
——赋能儿童传统文化
大美育课程
负责人
教育学大类
2022级本科生
冯薪霖
项目简介
近年来,随着教育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将中华文化课程融入幼儿启蒙教育、开展美育浸润教学已成为社会趋势与政策热点。基于前期的政策文件解读与市场调研,本项目以3-6岁儿童及其家长的真实需求为导向,以“传统文化+大美育”为核心,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拟原创开发针对中国学龄前儿童的分级分类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五大美育板块,并通过线上小程序进行推广。目前,本团队完成课程开发和落地试点,并根据回收的反馈意见对课程进行二次迭代优化。课程设计与实践得到了社区学校的大力支持,并获得了社区居民的正向反馈。
实践感悟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主要负责教案撰写与线下授课实践。在撰写教案中,我深入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涵盖非遗文化、古籍经典等多个领域;在线下授课中,我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对我来说,这段经历不仅是一次宝贵的教学实践,更让我在专业能力和个人成长方面受益匪浅。
——学前教育系
2022级本科生
陈佳怡
项目3:烽火丹心映初心:
赵一曼
与抗日、东北抗联精神传承
负责人
学前教育系
2023级研究生
徐颖
项目简介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本项目以“抗战精神”和“东北抗联精神”为核心,深入挖掘赵一曼的英雄事迹。通过系统整理与研究历史文献、参访相关主题博物馆、撰写经典案例等多种形式,团队全面展现赵一曼崇高的革命精神与坚定的理想信念。项目成果将于寒托班中展示,并会将相关材料上传至网络平台,旨在扩大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学习与传承红色精神,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
实践感悟
在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中,我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深入了解了赵一曼的英雄事迹,深刻感悟到她崇高的革命精神与坚定的理想信念。她的精神跨越时空,激励着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今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希望通过实践让更多人铭记历史,学习并传承“抗战精神”与“东北抗联精神”,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学前教育系
2023级研究生
徐颖
项目4:从造纸坊到长征路:
玉扣纸的今昔
负责人
教育学大类
2023级本科生
曾绍烨
项目简介
2019年,“玉扣纸制作工艺”被列入福建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玉扣纸不仅是传统工艺的载体,更是闽西地区社会史演变的缩影。本项目以陈瑶《玉扣纸——闽西手工造纸业的社会史研究》为理论指导,旨在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治平畲族乡玉扣纸的深入考察,探索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其在革命历史中的特殊贡献,评估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文化价值与经济潜力,了解当地对红色资源的运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建言献策。
实践感悟
这次实践不仅带我了解了玉扣纸的今昔故事,也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实践的意义。在实地考察中,我亲眼见证了玉扣纸的制作过程,感受到了工匠们对传统的尊重和热爱,体会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玉扣纸在革命历史中宣传革命思想、传递革命信息的重要作用也让我备受感动。同时我认识到,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教育学大类
2023级本科生
曾绍烨
项目5:上海青年筑梦行
强国复兴有你我
负责人
教育信息技术学(双学位)
2023级本科生
韩宇凡
项目简介
本项目旨在增强对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目前团队已完成初步调研,确定了中共一大会址、四行仓库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等主要探访地点,开学后将正式启动实地探访和采访活动。在此次实践中,团队成员更加深入了解党的历史,通过撰写总结报告、制作红色文化地标宣传地图及拍摄采访短视频等方式进一步推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实践感悟
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够参与这次红色地标探访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很期待开学后的实地参观和采访,以近距离地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寒假期间我也自行学习了红色文化精神,丰富了自己对党史的认识和理解。这次实践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红色文化知识体系,也更加坚定了我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教育信息技术学(双学位)
2023级本科生
吴章瑞
项目6:寻迹申城
初心溯源
负责人
康复科学系
2024级本科生
曹宸昊
项目简介
为探索上海地区大学生红色实践教育的可行路线,本团队从一大会址纪念馆出发,依次参观了《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等地点,游览并研习三所场馆的历史背景,深刻了解共产党的上海发源历程。通过本次实践,团队成员细致学习中国共产党发展脉络,丰富党史知识储备,同时也以自身亲历证实该红色教育路线的便捷性等优势,并期望未来有更多大学生能够采纳该路线,以激发青年一代的民族自豪感与历史责任感。
实践感悟
为确立最优的研学路线,我们通过文献信息的收集、参照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地图等在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我们更是深刻感受到了上海市红色文化的丰厚底蕴,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共产党在上海的发源故事,强化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康复科学系
2024级本科生
曹宸昊
项目7:“闽浙粤”代表性春节习俗
探秘之旅:
传承与传播文化印记
负责人
教育学大类
2024级本科生
莫嘉颖
项目简介
基于春节申遗成功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新契机,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挖掘家乡文化基因,团队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走访实践以及实地拍摄等途径,整合了福建、浙江、广东三省的代表性过年民俗内容,精心制作高质量短视频,期望借助社交媒体传播促进更多人传承传统习俗文化从而扩大春节特色习俗文化的影响力。目前,团队在带动身边人了解并传承春节文化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未来将持续深入实践,探索更多方式途径。
实践感悟
从闽南的游神、浙里的谢年到粤东的逛花市,从闽菜的红团、浙味的年糕到粤菜的油糍,我们感受到各地习俗的魅力,品味到各类美食的美味,体验到多地的春节风情。除此之外,我们还探寻了习俗的历史脉络,挖掘其当代价值,这不仅让我对春节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让我更加坚定守护地域文化基因和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决心。
——教育学大类
2024级本科生
罗婧一
逐梦教育强国路,踔厉奋发新征程。新时代的教育学子正在以“强国有我”的志气开拓进取,以“文化传薪”的自觉守正创新,在实际行动中铸就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期待更多的教育学子能够以专业学习的深度滋养实践创新的厚度,以教育的力量践行青年使命与担当,共同奔赴美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