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至30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首期"区域与学校理念凝练与成果转化高级研修班"在中北校区圆满落幕。本次研修班聚焦教学成果奖培育与申报的核心难点,吸引了来自全国教育系统的50余位区域教育管理者、中小学职业学校校长及教研骨干参与。

01
理论赋能+实战转化
打造教育成果孵化新范式




开班仪式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刘世清教授指出,研修班通过"理论赋能+实战转化"的创新模式,助力学员将教育实践经验升华为具有竞争力的教学成果。他强调:"教学成果的培育需扎根实践、反复打磨,而转化更需要勇气与智慧。"

本次研修班课程设计直指教学成果奖申报全流程痛点,特邀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总支书记纪明泽、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培训中心主任祝庆东等权威专家联袂授课,围绕"成果价值定位"、"文本撰写规范"、"案例深度解析"等核心议题展开系统讲解。
02
分领域攻坚
精准助力成果突围

研修班精心策划实战工作坊,采用"分领域指导+个性化诊断"模式,根据学段与岗位属性将学员分组,各小组由徐国庆、朱益明、安桂清、祝庆东、吴旻瑜等专家领衔指导。专家团队提前审阅学员申报材料并标注优化建议,通过"材料把脉-问题诊断-策略重构"的闭环设计,帮助学员实现从"经验整理"到"成果凝练"的思维跃迁。
03
持续赋能
第二期研修班筹备动态
基于首期研修班的成功经验,第二期研修班将于2025年4月19日至20日举办。第二期将延续"理论+实战"双轮驱动模式,继续聚焦教学成果奖申报的关键环节,通过精细化课程设计、专家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深化对教育实践成果的凝练与转化能力培养。
04
学员反响热烈
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链路升级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
对研修班的实战性与前瞻性
给予高度评价
这不只是一次成果提炼和理念凝练的研修,更是一次全国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培训。优秀教学成果推广一直是一个难题,这次活动无疑为基础教育优秀成果的推广找到了一条新路径。通过对一些优秀成果案例的丰富内涵、形成过程以及内在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升了我们对国家重大教育战略、基础教育发展方向以及未来走向的认识。提升了我们全面系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创造性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划能力。提高了我们深化改革,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中小学有特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是一次集聚前瞻性、引领性、实效性的研究性学习体验。
—中央民族大学附中
呼和浩特分校党委书记、校长
王建学




参加本次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学习之旅收获颇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精心安排让人倍感温暖,专家教授们以深入浅出的理论剖析、鲜活生动的案例分享和耐心细致的个性化指导,帮助我厘清成果培育的关键路径。通过此次学习,我不仅掌握了成果凝练的系统方法,更在创新思维、逻辑架构和实践转化能力上获得突破性提升。尤其在成果特色挖掘、支撑材料整合及申报策略优化方面获得重要启示。未来将立足教学实践,将所学转化为培育高水平成果的行动力,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八小学
张昭
魂牵梦萦的母校以她的温暖和厚重又一次让我深受感动。老师们对申报材料的深入理解,对案例的精彩剖析,尤其是一对一指导环节,直接切中要害,精准点评让我们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前行的方向。
——江苏食品药品
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李乐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