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下午,教育学部党委在普陀校区逸夫楼报告厅举办教职工理论学习暨学生党员红色讲坛。本次报告会特别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教授传达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由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闫露主持,教育学部130余名教职工、80余名学生党员参加学习。
教育学部举办全国两会精神学习报告会
戴立益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今年两会召开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相关情况。他结合自身多年作为政协委员的参会经历,阐述了两会的运作机制以及政协委员在其中所承担的职责,强调了政协对委员提案的重视,着重就政协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的新变化做了介绍。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传达全国两会精神
作为教育界别的政协委员,戴立益特别关注本届两会有关教育问题的新政策和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的部署。他重点解读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的新政策和新趋势。他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教育部分单独列出,凸显了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要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动教育改革,包括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等,这些举措都旨在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同时,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及优质本科教育扩容等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戴立益在讲座中表达了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他认为,教育强国建设不仅需要在规模上继续扩大,更要在质量上实现突破,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戴立益重点传达了总书记在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他表示,总书记对教育事业非常熟悉且充满情怀,对教育强国建设有着清晰的规划和深刻的思考。总书记在与教育界代表的座谈中,着重强调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对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书香校园”建设、教育数字化、高校“新医科”建设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殷切期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奋进方向。
在报告的最后,戴立益结合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挑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热点问题,分享了他的感受和思考。他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要充分利用技术赋能,但也不能迷失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导向。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他强调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注重个性化培养,同时要处理好早培与优培、贯通培养等问题。戴立益以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刻的见解,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报告。通过他的传达与解读,教育学部师生们对全国两会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在这一关键时期,教育学部全体师生将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两会精神,以担当重任的自觉、做表率探新路的决心、切实可行的行动,积极投身于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文:李戈锐、陈媛
图:张志宏、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