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4年12月16日至1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及人类发展学院联合发起的第三届亚洲教育学科博士生研修营(The Third Asian Education Doctoral Student Institute, AEDSI)在香港教育大学成功举行。本届AEDSI的主题是博士生涯与可持续性:研究与未来发展。下设“自我的可持续性”“研究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三个模块,通过六场主旨发言、四场工作坊、一场圆桌论坛,一次校园探访为同学们展现了博士旅程中的多样可能。
20个国家及地区、86所高校、357位同学,研修营虽以“亚洲”冠名,但吸引到众多就读于欧洲、北美、大洋洲、非洲高校的博士生跨时区参与。其中,境内博士生主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众多高校。境外博士生主要来自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诺丁汉大学、普渡大学、莫纳什大学、堪培拉大学、奥克兰大学、华沙大学、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东京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首尔国立大学等机构,以及来自中国港澳地区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
AEDSI再出发
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及人类发展学院副院长Emma BUCHTEL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陈霜叶教授作为此次研修营的发起者和指导顾问,为研修营开幕致欢迎词。Emma BUCHTEL教授回顾了AEDSI的发展历程,同时鼓励每一位同学充分参与、多提问题、参与对话、分享经验,通过集体交流激发新的想法,在博士生旅程中共同进步。陈霜叶教授介绍了AEDSI从创立之初一直秉持的核心目标:为博士生培养赋能、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和平台,推动教育学科博士生在区域及全球的互动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格局的未来教育学科引领者,并期待营员们可以从中锻炼提升,通过教育改变生活的能力,并能用自己的学术及专业能力为区域教育发展乃至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及人类发展学院副院长Emma BUCHTEL教授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陈霜叶教授致辞
自我的可持续性
在博士生涯中,自我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专业发展的前提。“自我的可持续性”意味着博士生要建立起坚韧的心理韧性,面对困境时能不断调适心态。首日研修营设置了一系列分享、体验活动,邀请同学们暂时放下手头的压力,走进自我。
为迎接挑战蓄力
香港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副教授杨岚博士(Lan Yang)以“From Struggle to Triumph: Cultivating a Growth Mindset in Your Doctoral Journey”为主题,通过分享自己博士生涯经历,鼓励营员们努力奋斗,接受挑战,因为这些是博士生涯中不可逾越的一部分,培养成长型思维则是培养个人韧性以应对挑战的重要方式。培养成长型思维的策略则包括:从反馈中学习、拥抱挑战、设定小目标、寻求支持、持续迭代、善待自我、正念与专注、保持思想的开放性、反思与重塑、享受过程。
香港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杨岚博士(Lan Yang)
香港教育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心理社会健康中心主任侯维凯博士(Wai-Kai Hou)强调了在博士旅程中关注自身幸福感和建立社会联系的重要性。对此,我们可以采用增强身心健康、使用SMART原则进行目标管理等方式提升幸福感,采用利用大学资源、提升社交技能、寻找合作机会、开展有效合作、培养文化能力以适应多元学术环境等方式建立社会联系。
香港教育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心理社会健康中心主任侯维凯博士(Wai-Kai HOU)
为滋养身心赋能
香港教育大学特殊教育与辅导学系高级讲师Esther KWOK为营员们策划了一场破冰与身心放松活动,带领营员们深入理解压力,认识积极压力和消极压力的区别及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香港教育大学正念心理教育中心主任圆澈博士(Yancy SHI)则带来了主题为“正念时刻:探索当下意识的力量”的工作坊,系统介绍了正念相关知识,鼓励大家将正念融入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培养当下意识,提升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在两场活动中,营员们亲身实践了身心放松技巧和正念练习,探寻自我调节的方法。
香港教育大学特殊教育与咨询系高级讲师Esther KWOK
香港教育大学正念心理教育中心主任圆澈博士(Yancy SHI)
研究的可持续性
第二天的研修营活动围绕“研究的可持续性”展开。研究时常扮演桥梁的角色,连结现实世界与研究者。研究者通常需要在研究中兼顾现实实践与自我发展,使研究既具现实应用活力,又能激活自身持久发展的动力,推动学术研究长河源源不断向前流淌。
现实实践与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谢爱磊教授的主旨报告主题为“将研究与现实世界中的实践相联”。他从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引入,结合生动的个人研究历程,他建议同学们在做研究时要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全面深入理解研究问题,不仅仅追求论文发表。推动利益相关者参与研究过程,采用研究—实践伙伴关系(RPPs)等参与式方法共同创造解决方案。同时,以多种形式提高成果可及性,利用技术有效传播成果。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谢爱磊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梅教授的主旨报告则围绕“有效的研究传播”展开。她首先阐述了研究者在学术届中获取自己的一席之地的技巧,如理解学术规则,构建学术网络,扮演作者、编辑、审稿人、教育者等多角色。其后,从发表于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学术出版流程、期刊选择、论文撰写、投稿等方面内容。结合不同类型的实例为营员们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学术传播“脚手架”。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梅教授
自我发展与研究
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及人类发展学院Norman B. Mendoza副教授“在变化的世界中规划博士之旅和职业道路”的主旨报告聚焦于规划研究生涯的技巧。他指出,合理规划、明确事项优先级、反复写作、积极行动、保持沟通、勇于投稿等都是有助于博士期间开展学习、研究的策略。但同时,也需要平衡自我与研究的关系,避免陷入过度自我逼迫、过度关注竞争等问题。
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及人类发展学院Norman B. MENDOZA副教授
在接下来的工作坊中,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吕霁月博士,作为第一届AEDSI组委会核心成员,分享了自己在组织和参与活动中的成长和收获,并重点围绕教育学博士的就业进行了精彩的分享,涵盖就业现状分析、求职准备、求职渠道与方法、面试技巧与注意事项等方面,再结合多位教育学博士的求职经历,鼓励同学们持续推进个人与专业发展。其后,吕霁月博士与Mendoza副教授对同学们的相关提问进行了一一回应。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吕霁月博士
社会的可持续性
最后一天的研修营带领同学们将视角转向“社会”。教育研究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两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着社会迈向可持续未来。这也是教育研究者的使命所在。
香港教育大学科学与环境学系邓文静副教授的主旨报告主题为“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她的分享从“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切入,强调教育可通过提升个人技能和知识,助力解决全球性挑战,促进社会公平与包容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但目前,教育仍然面临文化和社会经济等障碍,因此未来需要持续通过技能转型和终身学习塑造未来领导者,构建全球化与本地化结合、技术与人文平衡、公平包容的教育体系以引领社会变革。
香港教育大学科学与环境学系邓文静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郑蝉金副教授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向同学们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教育及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如HSK CAT为汉语非母语考生提供准确的汉语能力测量,Elion作文辅导系统依学生答题提供反馈等。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需进一步整合多学科知识和技术,从设计科学视角优化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推动教育评估和学习的创新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郑蝉金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张丹副教授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与构建合作网络”为题,细致、深入地呈现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情况。她带领同学们梳理跨学科、交叉学科、教学等研究模式的特点,同时介绍了不同地区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模式;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跨越传统学科界限,整合多学科知识与方法,从而为复杂的学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成效。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张丹副教授
12月18日,为期三天的研修营在热烈的学术讨论和积极的交流互动中圆满落幕。研修营的闭营与告别环节,作为本次研修营活动导师,华东师大教育学部主任助理沈伟教授和香港教育大学特殊教育与辅导学系副主任刘铎副教授分别致辞,对本次研修营的特邀嘉宾们无私分享、对组委会各位成员的辛劳付出表示感谢,并由衷赞赏各位营员在三天研修营中的积极参与和深度交流探讨,希望各位营员不光在前辈的指导和经验分享中学习,更可以在同辈之间的学习中得以自我构建和提升,并对AEDSI的未来发展寄予了高度期望,秉承初心,持续助力亚洲乃至全球教育学科博士生成长。
华东师大教育学部主任助理沈伟教授
香港教育大学教育与辅导学系副主任刘铎副教授
本次研修营从策划、筹备、组织到开展,均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及人类发展学院的博士生组委会成员主导设计和深度参与,他们还担任了每一场活动的主持人和回应者。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组委会成员、线下线上营员之间搭建起了一座跨越地域和学校界限的学术交流桥梁,相信此次研修营的经历会成为每一位成员学术生涯中一段难忘的回忆。未来,AEDSI亦将继续秉持初心,在不断优化、拓展中持续为教育学博士生提供助力!